第1412页

寒门状元[校对版] 天子 1640 字 2022-10-24

这种杀伤力不强的黑火药,有一点算一点,沈溪觉得就算到了战场上没子弹现造也还来得及,比想造没材料可好太多了。

最后李频发现,沈溪根本不是来征调物资,而是来“抢劫”的,但凡沈溪看上的东西,手指头一点,后面跟随的书记官就将物品记下来,意思是被沈溪调用了。

看到这一幕,李频非常尴尬。

但沈溪位高权重,此番沈溪又是领皇命到西北履任,顶的是延绥巡抚头衔,官比李频大得不是一级两级,加上他佩服沈溪的为人,所以默默地接受了沈溪的征调。

李频心想:“能早点儿送走沈大人最好,反正居庸关就算遇到战事,京师方面也不会置之不理,补给什么的肯定是迅速到位,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若沈大人能在西北立下大功,到时候只要提我一笔,或者之后论功请赏时帮忙说上几句,那进都指挥使司、封伯封侯也就有望了!”

有了这念头,李频不再有何顾虑,只要沈溪提出要征调,一律满足,甚至他还自行“搭进去”大批弓弩和盾牌,充分满足沈溪兵马的需要。

沈溪正愁手头趁手的兵器不多,当下也就“笑纳”了。

第一〇七〇章 兵败并非朝夕事

沈溪在居庸关内优哉游哉征调军械物资时,长城西段的三边地区,各边关要隘驻防的大明官兵日子却非常不好过。

随着三边重镇延绥镇沦陷,宁夏卫、宁夏后卫与山西镇、大同镇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榆林卫城的失守,致使绥西一代长城边关要塞龙州城、清平堡、威武堡、怀远堡、响水堡、鱼河堡、归德堡、双山堡等边塞堡垒全线崩溃,刘大夏的中军被迫撤过黄河,在东岸渡口驻兵防守,通过黄河天堑来防止鞑靼人东进。

刘大夏调兵遣将,屯兵于河曲、保德、兴县重要渡口,堵住鞑靼人自榆林西进的步伐。

但鞑靼人非常狡猾,自榆林、米脂南下,在绥德以北过无定河,一路向东,在吴堡渡过黄河,半个月后出现在永宁州,一路攻破城池,然后顺着离江河谷直插岚县,威胁兴县后背。

刘大夏收到急报,一方面命令汾州卫固守黄芦岭关,太原卫则加强两岭关、天门关防守,另一方面不断调查鞑靼人动向,防备鞑靼人主力继续北上,沿着汾河河谷,走静乐、宁化所、宁武所,破宁武关到山西,威逼京畿。

刘大夏统兵经验只能说是一般,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弘治十三年一举在榆溪河北岸歼灭鞑靼主力,导致鞑靼发生内乱,从而改变大明边塞的格局,使得大明转守为攻,赢得几年和平发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