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页

寒门状元[校对版] 天子 1307 字 2022-10-24

吏部尚书倪岳体弱多病人尽皆知,不过如今满朝上下,还真没哪个老臣能接替这个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位置。

历史上的倪岳,正是死在自己吏部尚书任上,同样是今年,只不过是九个月之后的事情。

关于倪岳之事,所有人皆缄默不语,最后朱祐樘看着首辅刘健,问道:“先生有何高见?”

刘健看了看身旁老眼昏花的马文升,道:“若倪尚书乞老归田,能担当吏部尚书职位的,恐只有马尚书一人。”

一句话便说明七卿的地位排次。

马文升论资历可比倪岳深多了,不过倪岳走的是翰林院升官的路线,当马文升在边关打拼时,倪岳舒舒服服地沿着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东宫讲师以及礼部右侍郎、左侍郎和礼部尚书的途径青云直上。

最后到倪岳担任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时,马文升已经当了十多年的兵部尚书,为此马文升颇感不平,回到家中写了一首诗,其中便有“朝罢凭阑一黯然,独将心事诉苍天”一句,发泄心中的牢骚。

眼下倪岳终于又退了,若是直接提拔吏部侍郎上位,会显得不能服众。

这也是吏部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六部中若其他尚书出缺,或以尚书之间平调,或以侍郎升之,唯独只有吏部尚书,掌管着天下官员的官帽子,基本都是从德高望重的老臣中抽人员接任。

这也是为何要在屠滽致仕之后,把倪岳从南京兵部尚书职位上调到京城的根本原因。

朱祐樘点了点头,连他自己也觉得让倪岳继续当吏部尚书有些太难为人了,自从去年年底倪岳卧床不起,如今已有近一个月未参加朝会,吏部的事情可拖延不得。同时朱祐樘也觉得,马文升足以当得起吏部尚书之职。

“但……”

朱祐樘依然有些迟疑,“这样一来,兵部尚书便出现缺额……”

“陛下,不是有刘尚书吗?”

尤侃侃谢迁此时站了出来,等他把人选提出来,这次不但弘治皇帝,在场所有大臣都点头赞同。

不管这些大臣以前服不服刘大夏,但刘大夏现在在延绥打了一场大胜仗,振奋军心士气,而且刘大夏一向是弘治皇帝倚重的实干之臣,经常为皇帝走南闯北,如今立下大功,人也六十好几了,是时候回京享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