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沈溪是公开以自己的名义给陈献章举行追思会,那斧凿痕迹太过明显,一看就知道他另有动机。结果他让谢丕主持讲坛,在讲坛上对陈献章过世表示沉痛哀悼,同时概括性地总结了陈献章的学术思想以及杰出贡献。
等剩下不多人时,沈溪才出面对陈献章过往发表看法,竭力推崇,誉其“独开门户,超然不凡”、“道传孔孟三千载,学绍程朱第一支”,把陈献章拔高到一个新高度。
高调追思之后低调出场,人们自然知道这次追思会的幕后组织者却是沈溪,尤其是他大力推崇陈献章在学术上的成就,但自身却刻意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种种巧合打动了梁储,并将他引为知交,这算是沈溪意外收获。
梁储在詹事府地位日隆,如果历史不改变,正德初年梁储将晋为吏部尚书,参与编撰《孝宗实录》,后加封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参机务,此后数年,历作华盖殿大学士,获赠少傅、太子太傅、少师、太子太师等荣衔,到正德十年,首辅杨廷和回乡服丧,梁储将受命担任内阁首辅一职。
在白沙学派中,梁储的地位仅次于陈献章,有弟子和门徒不计其数。
能得到梁储的认同,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儒学界,对沈溪都大有好处。
第六〇六章 麻烦人的谢阁老
随着中秋佳节日益临近,弘治皇帝考核太子朱厚照的日子也在不知不觉减少。
这段时间,沈溪不但要整理太子近来所学讲案,还要为太子未来半年的学业作好规划,交由弘治皇帝亲自阅览……这是宫中传来的谕旨,弘治皇帝诚心要把各东宫讲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促使儿子尽早成才,所以连教学大纲都要插手,提前予以审核裁定。
但实际上,半年后太子学得怎么样都不知道,这些教学大纲即便制定出来,估计也用不上。但君王有命,臣子不得不从。
沈溪如今写起教学大纲已经驾轻就熟,反正又不是真的按照上面的内容来讲,只要大致对付过去,让皇帝知道你用了心对他儿子负责就可以了。
八月十三,在正式考核的前一天,谢迁到詹事府传话,说八月十五宫中有皇帝的赐宴,詹事府上下有品秩的官员皆在受邀之列。
这是詹事府的荣光,尤其是詹事府里那些微末小官,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见到皇帝,现在不但能进宫面圣,还能吃宫廷赐宴,喝琼浆玉液,看教坊司舞妓的表演……想想都觉得人生再无缺憾。
谢迁通知完事情,转头四处看了看,最后指了指公事房一角正在奋笔疾书的沈溪,把有些不太乐意的沈溪给叫了出去。
显然,这位谢阁老又有事情要麻烦沈溪了。
“是佛郎机使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