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通不太好继续相求,在他看来,江栎唯如此答非所问是不想牵扯进礼部会试鬻题的案子里。
苏通知道自己地位卑微,没法跟江栎唯这样的朝廷官员提什么条件,江栎唯对他礼遇有加已算是给足了他面子,不能不知好歹非要让江栎唯帮忙做什么。
“几位,本官还有人要见,不先作陪了。”江栎唯行礼告辞。
苏通和伦文叙俱都行礼相送,唯独孙绪心中愤然,等人走后,孙绪才无意中提道:“若非这江千户,沈公子也不会被下狱。”
一句话令苏通愕然,到底出了什么事令孙绪有这番感慨,沈溪的下狱又怎会跟江栎唯有关系?
孙绪没有解释,此时贡院外的人算不上多,大多数考生,还是宁愿守在客栈或者会馆里,耐心等候消息。
朝廷要放榜,大约从中午开始,一直到下午日落黄昏,将礼部会试录取的三百名考生依次传报。
先从会试第十一名开始,到三百名结束,因为考生住得有远近,报子又未必能准确找到举子的住所,就算在传报上有先后,但真正传到举子耳中时,也就不一定是名次高的靠前了。
至于礼部会试的前十,则是一项荣耀。
一直以来,都说这礼部前十的文章要给皇帝亲自审阅,就好似殿试前十的文章是由天子亲自挑选过的一般。但其实涉及到礼部会试的机密,没人敢保证这一点,尤其皇帝公务繁忙,根本就没时间去审阅礼部会试的卷子,毕竟后面还有殿试。
“少爷,听说客栈那边已经开始有人报喜了,要不咱也回去等着?”孙绪带来的家仆过来通禀。
贡院放榜,与报子报喜,本来二者是同时进行的事情,有的考生不来,是因为心中忐忑不安,怕自己中不了,所以干脆跟一些同乡聚在一块吃吃茶,一起等候消息。
如此有个好处,若是中了的话,会有大批的人恭喜,或者有一同中榜的,有过一起等中榜的经历,以后可以成为“乡党”。
至于没中的,也能跟着吃顿免费的庆贺宴,结交几位新晋进士,对以后参加科举有一定好处。
指不定今日的进士,就是明日的翰林,甚至成为下届会试的同考官。
至于来贡院等候消息的,那就真的是“急性子”,想早一步知道自己有没有中,这样也省了回去等消息,若是不中,伤心失望之下,可能下午就收拾铺盖卷踏上回乡的路程,也省得再留在京城白白耗费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