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韵儿见这会儿药铺里没人,也走了出来,插嘴道:“谁能不挂念呢?”
周氏道:“咱俩挂念是应该的,一个当娘的一个当媳妇的,盼望自己儿子相公上进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掌柜的……唉!以后那死小子要是敢不孝敬他孙姨,看老娘不抽死他!”
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
宁化县那边正在等汀州府的二报抵达,汀州府这边却有自己的二报和三报,只等一报带着省城报喜的文书过来,不然不成规矩。
二报不去宁化,是因为沈溪本来便是汀州府城的名人,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沈小神童前年府试拿了案首,去年院试又拿了第二?
上边报下来的,也是“沈家七老爷溪”得中解元,沈家公子就住在府城,讨喜也该往沈家去,中个秀才就能讨来十几两银子的喜钱,若中了乡试解元,那还不是赚翻了?
官府的报子都是聪明人,先商定好了,无论怎么着,要先等把另外四家的喜先给报了,就算是日夜赶路,这些个老油子也要从汀州府各地赶回来,到辰日这天到沈家来报喜。
结果去汀州各县报喜的倒是回来了,一报没来,众报子顿时都有种一种吃了屎的恶心感觉。
“你们说,这省城的大爷,不会是诚心跟我们过意不去吧?别是这会儿真去了宁化县城……他们也不走一下咱汀州府,问明个情况?这人不来,咱就靠一张嘴去报喜,人家能信吗?”
“莫非他们先到宁化吃一份儿,回头还要到咱长汀县再来吃一份儿,这么好的事谁不干?”
“哼,谁说一定要他娘的省城的人来写,咱自己写难道不成?”
“行,自己写。”
汀州府衙还有长汀县衙的衙差,等着去沈家报喜的人足足有几十号,都眼巴巴等着去讨喜钱,反正历年来什么生员、举人的喜报他们也算见得不少,就算闽西地界文风不那么昌盛,可一省录取六十个左右的举人,总有汀州府的一份儿。
当然,若真是谁中了进士,可没人敢随便乱写,那会有僭越的嫌疑,但这只是乡试,写了料想也没太大关系。
府衙的人,按照这届乡试,其他举人的捷报格式,大笔一挥就把喜报给写好了:“汀州府宁化县考生沈家少爷溪,于本届福建乡试高中第一名解元,京报连登黄甲。”
也是这些年汀州府没出过解元,这些个皂隶不知中解元是怎么个格式,反正差不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