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只能提着两个考篮在沈明文后面当“跟班”,沈明文懒得给那些人引介沈溪,别人见到沈溪,也只把沈溪当作是沈家来送考之人,只是他们奇怪为何沈溪会提着两个考篮。
虽然沈溪十一岁中生员的事情在汀州府下属各县都有流传,但对于宁化县的生员来说,他们的耳目就有些闭塞了,成天要么是育人子弟,要么是在家里闭门苦读,外面这一两年发生什么他们还真不太清楚。
等考场开门,众考生陆续进场,沈明文才过来接过他的考篮,跟沈溪一起步入考场。别人这才知道原来沈溪不是送考的,也是来参加岁考的生员。
“那小子是谁?”
“没听说吗?那是沈家的七公子,前年府试案首,去年院试得了第二。”
“哎呀,这沈家老太太可真本事啊,生了个大儿子是廪生,又生了个小儿子作案首?”
“没有的事,是沈家的第三辈子弟……”
“哈哈哈,伯侄二人一起岁考,有趣有趣。”
议论声很多很杂,沈明文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若是他跟同辈的兄弟来一起参加岁考也就罢了,可偏偏是跟侄子,而侄子比他年轻二十六七岁,比他儿子年纪还小。
读书人最好面子,所以沈明文宁干脆主动走开,以示跟沈溪划清界限。
沈溪本来神色淡然,但远远见到他的启蒙恩师苏云钟,就没那么淡定了。
要论岁数,苏云钟比沈明文还大一轮,被人知道师生一起来参加岁考,恐会对苏云钟声名有损。
而在这时代,令恩师颜面无光,可是学生的大罪过。
于是乎,沈溪不自觉地猫着头走。
倒是苏云钟很大度,走过来主动招呼:“沈溪,是你?”
“见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