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会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达成的,也并非是一个举措,或者是朝廷的一条新颁布的政令就可以让其从原本的下坡路上重新回到正轨的。
一条政令错了不要紧,毕竟历朝历代昏了头的政令简直是数不胜数。
可王思齐明白。
宝钞问题,说的简单一点是事关朝廷,但实际上,透过朝廷王思齐看到的是整个大明的百姓。
毕竟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手中正拿着朝廷印制的宝钞,那不仅仅是一张薄薄的纸,也同样是数不清的百姓赖以生存的生计。
不能出半点问题。
翌日,清晨。
街头早早的就已经出现了不少的人,气温的明显下降已经让不少人将家中稍微厚实些的衣服早早的裹在了身上。
太多人的生计靠着街头巷尾的生意,太多的故事在京城蔓延。
“卖报!卖报!大明《京报》!”
“扫黄打非办公室再次重拳出击!连夜横扫秦淮河十八花船!”
“有人透露:本次被查士子中,有人竟有龙阳之好!”
听着行走在大街小巷的报童叫卖声,不少人都纷纷掏出铜板买下报童口中所说的报纸,现如今在京城,只要识字的没有一个不是《京报》的忠实拥护者。
只不过有不少老学究也在纷纷斥责《京报》通篇大白话,哪里有半点圣人文章的影子,实在是有辱斯文。
但这种声音实在是太过渺小,甚至于都没有被王思齐听到。
不然王思齐恐怕自己都得过去补上两脚,啐上一口吐沫问问对方是不是脑子不好使。
“小子!来一份报纸”
“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