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娄发的溃败在前,不仅李异不敢托大,就连沈弥等人也意识到与吴军的实力比想象的要大。他们接受了孙权的命令,由孙权从部曲中挑出百十人,分散到各部做军侯、都伯等基层将领,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战前集训。
虽说是临阵磨刀,不可能达到吴军的标准,至少可以减少一些低级错误。
大家都在忙,吴奋也不例外,天天跟着孙权跑,不是去各个大营巡视,检查训练的情况,就是到附近查看地形,无法再时时刻刻看着廖立。
廖立终于找到一个机会,把消息送了出去。
……
法正就在摩天岭。
孙策虽然来了巫县,随行有中军水师,但他只是巡视了瞿塘峡一次,派了一些斥候船就近监视,显然没有水路进攻的计划。于是曹操就将防守重点安排在了摩天岭,率领中军赶到摩天岭驻扎。
收到廖立的消息,法正才知道,孙策不仅没有水路进攻的计划,就连陆路进攻也不坚决,他兴师动众的赶到巫县来,只是近距离看看孙权作战,就等着孙权战败,然后把孙权带回去。
这自然不符合他们的预期。
法正随即找到曹操,建议佯败,放弃牛马岭,诱吴军深入山地。他的理由很充足,摩天岭才是要害,而且比牛马岭更利于防守,在摩天岭对峙比在牛马岭更有利。且斥候已经探明,娄圭正率领从巫溪上游进军,很快就会抵达摩天岭的北坡,牛马岭得失的意义已经不大。
曹操反复权衡,采纳了法正的建议,传令黄权,让他做好相机撤退的准备,毋须死战。
黄权收到曹操军令的时候,也收到了斥候的消息,有近千吴军溯下马溪而上,试图翻越山岭,包抄他的身后。这些吴军虽说是步行,走的又是人迹罕至的小路,很多地方甚至没有路,只能一边开路一边前进,但他们的速度并不慢。如果不增派兵力,加以阻击,后路有被截断的危险。
黄权不敢怠慢,抽调千人增援负责警戒的将士,建立阻击阵地。如此一来,牛马岭的防线就有些薄弱,不得不重新调整,放弃了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地点。
转眼间,十天已过,孙权收到寇英的消息,知道寇英即将进入战场,而且斥候也看到黄权抽调兵力,调整防线,随即向牛马岭发起了猛攻。
为了避免成为蜀军抛石机的牺牲品,孙权采取了正面牵制,两翼包抄的战术,两千将士在岭下立阵,主力远在抛石机的射程之外,两曲士卒以粗木建成的木屋为掩护,逼到岭前。各有一名都尉指挥两曲士卒,从两侧山坡上迂回前进。
这四曲士卒都是孙权麾下的精锐,尤其是从南侧山坡迂回的两曲是吴奋率领亲卫曲,是孙权能拿得出的最强步卒。他们装备最好,训练也最严格,这些天又进行了针对性训练,一上阵,就展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战斗力,迅速向蜀军阵地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