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巴蜀山重水复,与外界沟通不便。诸蛮依险而居,罕与人通,甚至有终生不出部落者。对他们来说,君恩再重,也不及部落头领之威。一味依赖官治,恐怕不妥。若是像中原一样设立学堂,推行教育,支出太大,也未必能起到什么效果。倒不如顺应旧俗,以天师道教义笼络之,以天地之威慑服之。”
孙策想了一会。“如此,巴蜀之民岂不成了化外之民?天师道会不会因此而坐大?”
杜夫人不清楚,他可是清楚的。益州因地理原因,本来就适合割据,天师道的教义又很容易形成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原本历史上,张鲁就割据汉中三十年,如今之所以没有坐大,只是因为曹操手段强硬,没给张鲁机会。
承认张鲁的天师称号,岂不是将巴蜀一带从曹操手上夺过来,又交给了张鲁?
但杜夫人的建议也不能说一点意义也没有。巴蜀地形复杂,确实不能和中原一视同仁,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暂时承认现状还是合理的。
当然,这不代表就应该承认张鲁为天师,将主导权拱手相让。
“臣以为,可以由朝廷敕封天师,凡不得朝廷敕封者,一律不得以天师自任。如此,朝廷自然无忧。”
孙策灵光一闪,再次打量了杜夫人一眼。他没想到杜夫人居然会提出这个方案。这不是后世延续了几百年,直到二十一世纪还在用的西藏宗教制度吗?细节或许有点差异,中心思想却是一致的。
见孙策神情异样,杜夫人有些不安,觉得自己说得太对了,惹得天子不快,连忙躬身请罪。
孙策笑笑。“你这个办法有点意思。朕问你,若让你与众臣廷议,你可有把握?”
杜夫人愣住了,怔怔的看着孙策,半晌才反应过来,顿觉失礼,有些慌乱,连连摇头。“臣岂敢。陛下宽容,忘过录功,臣又是陛下左右之人,这才斗胆进言。众臣皆是朝廷栋梁,事务繁忙,岂能听臣妄言,虚耗光阴。若陛下觉得臣之愚见有可采之处,臣便心满意足了,不敢与众臣廷议。”
孙策哈哈一笑,也没有勉强杜夫人,只是让她再仔细考虑一下,写成文书进上来。
杜夫人又惊又喜,躬身领命。
……
孙策命路粹将杜夫人打听到的消息转告沮授、郭嘉等人。
得知卢夫人已经派王稚赶去前线,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只要张鲁的部下不添乱,黄忠就可以一心一意的解决外部问题,粮食也好,曹操也罢,都不如内部隐患的杀伤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