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防得严实,阎行一路随行也没找到什么突击的机会。他派人送消息给满宠和朱桓。满宠虽然及时赶到,却被昌邑城里的守军截住,无法前进,朱桓则远在三十里之外,根本来不及反应。满宠看着董昭退回昌邑城,气得以刀斫地,后悔莫及。如果连夜进军,没有在路上耽搁一夜,他一定能将董昭截在城外,形势将对他们非常有利,兖州的战事也可以迅速取得突破。

朱桓也有些遗憾,不过他没有摆在脸上,反过来安慰了满宠几句,又派人送还纪灵的印信,让他安心休整,不要担心太多,他会从豫州征兵,补足纪灵的损失。纪灵感激不尽,作亲笔书向朱桓请罪,承担了全部责任,并表示将上书向吴王请罪。

战事仓促而起,仓促而收,综合双方伤亡,董昭小胜一场,形势虽然依旧严峻,却不能说一点用处也没有。纪灵损失太大,暂时失去了威胁昌邑的能力,董昭得以解除后顾之忧,随时可以出城增援定陶,朱桓的兵力不足,只能暂缓进攻定陶的计划。

这时,董昭收到了一个意外之喜:一队斥候在单父附近与朱桓的信使遭遇,一番厮杀后,虽然没能截住信使,却捡到一些文书,其中包括一份巨型抛石机的图纸,图纸不全,但基本构件都在,只差梢杆部分。

第2081章 技术优势

董昭反复查验了图纸后,犹豫不决。

巨型投石机的威力已经得到证明,对战争的影响之大不容小觑,如果可能,他当然希望拥有这样的利器,有了这种巨型抛石机,他就可以和朱桓对攻,守住昌邑的机会大增,至少不用在这种形势下后撤到甄城、无盐。

但他担心能不能造出来,一是他不通墨学,对百工技艺不熟悉;二是图纸来自战场,会不会是一计?这么重要的图纸理论上不应该丢失,从外观上看,这份图纸也太新,不像是经常用的。

董访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承认董昭的担心有道理,这份图纸可能有诈,而且不全,但是昌邑有工匠,可让他们看一看,然后再做决定。曹昂为刺史时,曾经模仿孙策建立本草堂、木学堂,虽然整体水平不如汝南,但判断图纸的真伪还是有把握的。就算判断不了,也可以试制一两架,有总比没有好。抛石机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昌邑也有,这几架只是特别大,形制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董昭觉得有理,他找来昌邑木学堂的匠师,让他查验图纸。这个匠师在昌邑木学堂水平中等,图纸还是看得懂的,他反复计算了所有的数据,发现了几个错误,确定这份图纸除了不全之外,没有什么问题,遗失应该是纯属意外。

董昭觉得不对,你不是改了几个错误么,怎么还说没问题?何况这图纸这么新,一看就不是平常用的。

匠师有些得意地笑了。他告诉董昭,他敢判断这是真的,正因为有这两个问题。这图纸的确不是平常用的,而是发往汝南工坊,让他们赶制的。巨型抛石机的技术是重要机密,张奋不可能不考虑到图纸有遗失的可能,所以他在上面做了手脚,改动了几个关键的数据。这几个数据改动得很隐蔽,外行人的确看不出来,但真正的匠师却能发现,他不仅发现了这几个数据的问题,而且发现了这几个数据的修改规律。

匠师将几个修改过的数据一一写出来,两两对比。这一次,不用工匠说,董昭也明白了。这修改后的数据都是按比例缩小的,只有正确数据的八成。换句话说,按照这些数据造出来的抛石机能用,但发挥不了全部威力,等真正上了战场,这些抛石机主就成了废物,会出各种意外。

至于梢杆部分,应该是特意分开的。梢杆是巨型抛石机中最重要的部件,没有梢杆,巨型抛石机就没什么优势了。先送基座部分,供工坊备料加工,收到图纸安全到达的消息后再送梢杆部分,应该是保密措施的正常操作。也就说,没有梢杆部分是正常的,有梢杆部分才不正常。

董昭恍然大悟,感慨张奋谨慎的同时,又有些失望。他得到了真的图纸,也发现了其中隐藏的问题,但还是没什么用。没有梢杆部分,他造不出巨型抛石机。

匠师却不这么觉得。他对董昭说,巨型抛石机是机密,即使曹昂与孙策交好,互为姻亲,孙策也没有透露这件利器的一丁点消息,连相关的文章都不发表,但陈宫却没有放弃,一直在收拾相关的资料,并高薪聘请了一些匠师试制,希望能破解巨型抛石机的秘密。他不是木学堂祭酒,却是木学堂的匠师,参与过相关的讨论,对梢杆的制作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