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和郭图交换了一个眼神。郭图笑道:“主公请公与来,正是要商量出兵的事。依公与之见,是直接南下,进逼新郑好,还是像审正面一样,绕道苑陵,渡黄水,进攻新郑?”
沮授诧异地看看郭图。“公则是以为审正南与荀休若联手也拦不住孙策,还是担心荀休若不听主公将领,不接受审正南的节制,予孙策可乘之机?”
郭图很尴尬,连忙解释道:“公与,你误会了,我并无此意。正南也说了,董袭部撤出烛城后,并没有返回新郑,而是移驻七虎涧。既然如此,想必捕獐山沿线也会设防,正面进攻,伤亡会比较大。绕道苑陵,不仅可以要苑陵驻扎,而且可以威胁……”
沮授忍无可忍,举手示意郭图别再说了。绕道苑陵还可以说是减少伤亡,驻扎在苑陵算怎么回事?想与孙策僵持吗?这分明是临战而惧。“主公,公孙瓒未灭,黑山贼未平,青州战事胶着,洛阳无主,主公四面受敌,此时南征并非最佳之明,不过孙策咄咄逼人,两害相权取其轻。冀州兵近十万,匈奴、乌桓、鲜卑精骑一万五六千,这几乎是主公眼下能调动的全部精锐。麹义败亡,五千匈奴骑兵只剩千余人,如今好容易将孙策围困在新郑,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一旦幽州、黑山俱起,又或者青州战事不利,又或者朝廷派人抢占洛阳,主公是进是退?”
袁绍抚着胡须,沉吟不语,脸色却有些难看。他听懂了沮授的意思。这是他击败孙策的最后机会,夜长梦多,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冀州出事,他就没有机会再南征了。
郭图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他有与沮授同样的担心,袁绍败不得,不能再拖了。“公与的意思是直接进击,逼孙策决战?”
“然,狭路相逢勇者胜。捕獐山虽然有险可守,却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新郑周边广阔不过二三十里,孙策守四边则城空,守城则四边失,不管是城内还是城外,他都面临兵力不足之窘境。他初到新郑,来不及修缮城防,所以才需要从长社转运抛石机。耽搁的时间久了,新郑城防坚固,我军的伤亡会更大。”
沮授停了下来,喝了一口水,平息了一下有些激愤的心情。“主公,益州一直没有动静,如果周瑜移兵增援,快不过半个月,迟不过一个月,我军可就连这点兵力优势都没有了。”
袁绍屏住了呼吸,鲜血涌上了头,血管砰砰乱跳。他盯着沮授看了一会,咬咬牙,沉声道:“公与说得有理,明日进兵捕獐山,先取鲁肃、董袭,再战孙策。”
第1425章 袁绍要拼命
朝阳初升,霞光万道。旌旗猎猎,战鼓声声。朝食之后,袁绍击鼓聚将,通报了作战计划,除了少量的留守兵力之外,主力全部向捕獐山进发,务必要拿下捕獐山的阵地,直逼新郑城下。为了表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即日起连续作战,夜里也不能回营休息,只能在阵地上小憩。若有消极殆战者,定斩不饶。
命令下达后,袁绍又宣布了悬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决胜负之时,袁绍加重了赏格,主簿耿苞刚一宣布,众将就像服了散似的,一个个躁动不安,神情亢奋。
袁绍随即下令拔营起程。
两万多人分作十几个营,依次出发,先是左右翼出营,建立掩护阵地,然后前军出营,直抵捕獐山下,立下阵地,中军才缓缓出营。到达捕獐山北后,袁绍并没有立刻发起攻击,他在山北的高岗上立下阵地,调兵遣将,摆出一副不攻克捕獐山决不罢休的阵势。
梅山、捕獐山相距不到二十里,袁绍的前军刚刚出发,鲁肃就收到了斥候的报告,随即通知了董袭和新郑城里的孙策。他自己也做好了坚守的准备。
前军在做攻击准备,六七千胡骑在两翼游弋保护,袁绍跨上战马,在郭图、沮授的陪同下巡视阵地,扬威耀武。张郃率领百名大戟士随行保护,人如虎,马如龙,威风凛凛。即使是山坡上的鲁肃、董袭也要暗赞一声,不敢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