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很惊讶,关羽居然阵斩了焦触,而且是以十人冲击焦触大营的情况下,果然不是一般的勇猛。不过他再猛也是人,不是神,面对袁谭的中军大营,他也无计可施。现在被十倍于已的敌人困住,突围都难。
要救吗?
孙策的目光扫向郭嘉。郭嘉轻摇羽扇,驱赶蚊虫,泰然自若。简雍见状,扑到郭嘉面前,苦苦哀求。郭嘉摇头道:“宪和,你这个谋士是怎么做的?军议的时候明明说得很清楚,你们的任务就是袭扰,牵制吸引袁谭的注意力,为大军突围创造机会,攻破了焦触大营,你们已经完成了任务,为什么还要去攻袁谭的中军?就你们这些人马,想杀掉袁谭吗?”
简雍无言以对,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声大哭。他一边哭一边说起来,虽然口音很重,却字字清晰。
“将军,我知道刘备边鄙之人,死不足惜,可他毕竟是将军的部下,身陷重围也是因为执行将军的命令,将军见死不救,以后谁还敢为将军效死力?秦楚世仇,秦哀公蛮夷之君,吴欲灭楚,秦尚且发兵驰援。将军义士,为救袁将军不惜孤身犯险,现在手握重兵,却不肯发一矢、击一鼓,何其绝情。纵使刘备不智,关羽骄傲,张飞何罪之有?他对将军钦佩之心发自肺腑,将军就忍心看他死于万箭之下?”
孙策很无语。这是几个意思,学申包胥吗?
郭嘉沉下脸,喝了一声:“简宪和,你好生不晓道理,兵者,死生之地,刘备身经百战,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他违背将军部署,自寻死路,死有余辜,就算救回来,那也是要军法从事的。”
“刘备拙于用兵,身陷险地,哪怕是军法从事,明典正刑,那也是他应得的,罪在他一人而已,其他人难道也是该死?他们与你身边的这些勇士没什么区别,都是将军的部下。将军,请三思啊。”
第0532章 义之所在
孙策心中微动。
他知道郭嘉是倾向于救刘备的,至少不能无动于衷的看着刘备等人战死,只是郭嘉不愿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和他力谏。简雍则不同,他一心想救刘备,任何能用的理由他都不会放过。
刘备是该死,但他毕竟是他的部下,见死不救对他名声不利。哪怕是做做样子也比什么都不做好。这可能也是郭嘉的意思。救的不是刘备,而是他自己的名声。
汉末去古未远,又崇尚儒学,《春秋》重义的理念被绝大部分人奉为圭臬。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春秋不禁复仇。为家人复仇,为师友复仇,都是为人称颂的义举,不仅会受到民间舆论的支持,官方同样支持。义士不仅会得到同道的欣赏,就连敌人也不例外。相反,如果做出不义的事,则会被人鄙视。
义者,宜也,只问该不该,不分敌我,不计后果,不问利害。听起来就很二,但这时候的汉人还真有点二,而且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是整个社会主流都有点二,不分精英还是普通人。
见死不救自然不义,即使是对普通人也不能这么做,更何况刘备还是他名义上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