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吧,你先请曾先生给你们启蒙,认几个字,打好基础,到时候我把尹公请到平春来,特地给你们开课,集中讲一个月,如何?”

“当真?”

“不相信我?”

李通喜出望外,连忙向后退了一步,一揖到底。“多谢将军。李通不才,愿为将军取三关,为见面礼。”

孙策看着李通,沉默了片刻,收起笑容。“文达,三关险固,易守难攻,需从长计议,哪怕是再训练几个月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亡,不要急在一时。”

李通笑了。“将军体恤士卒,我非常敬佩,但我不是想强攻三关,而是想学蒋子翼,做一回说客。将军有所不知,三关守将与我交情匪浅,辛佐治经过三关时,对他们的治军能力颇不以为然。我想他们三个现在盼将军的使者如盼甘霖,我虽然不如蒋子翼能言善辩,却也有七分把握说服他们来降。”

孙策大喜。“既然如此,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文达,若能成功,这三关以后就归你这阳安都尉节制。”

李通大声应诺。“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

第0326章 吕蒙

李通没有说大话,他只去了一趟,就说服三关守将来降。

孙策兑现了诺言,将三关纳入阳安都尉的管辖范围,并将平春、黾县、新息、轪国、西阳五县的赋税划归阳安都尉,作为养兵之用。这几个县处于山区,耕地有限,赋税都不充裕。前两年发生饥荒,李通为了养兵,几乎散尽家财,在笼络了人心的同时,他也破了产。孙策将这五个县的赋税划为阳安都尉专款,就在财政上保证了阳安都尉辖区的后勤补给,李通再也不需要用自己的钱养兵了。

李通感激不尽,提出将长子李绪送往南阳求学。孙策拒绝了,李绪还小,才五岁,连幼稚园的年龄标准都没达到,这不是求学,就是送质。

“不急,等两年再说。”孙策对李通说道:“南阳幼稚园名额很紧张,我现在手头也紧,不敢扩大规模。给你名额,南阳人会有意见的。”

李通等人很好奇,他们还不知道南阳有个幼稚园。一打听,这才知道南阳不仅有郡学,还新开了个幼稚园,专门接纳普通百姓的孩子入学,不仅待遇好,先生也出类拔萃,是大儒蔡邕的女儿,周瑜未过门的妻子。第一期招收一百人,结果报名的时候来了上千人,为了争一个名额,南阳太守阎象、辅义中郎将周瑜的门差点被人砸了,阎象不得不公布入选童子的名单以示公正。

孙策唉声叹气地大倒苦水,李通等人却心动不已。他们又不是傻子,岂能看不懂孙策的用意。专门招收普通百姓的孩子,不管这些孩子将来能不能成才,孙策已经得到了南阳百姓的民心。这些孩子将来做了官,能不感激孙策的恩德吗?

这是孙策的太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