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提点这一句就足够。以学霸的智商,不用她多说。
而她自己心里更有数,这份茶叶加工的合约,最多持续到1864年夏天。
容闳签好合约,点一根雪茄,说:“我这次深入内地,水土有些不服,要休整几日。茶叶在仓库里也要重新分装。下礼拜一,你来上工。”
林玉婵点点头,拿过钢笔,也在合约上签下自己姓名。
“中间这段时间里,我正好可以跟徐汇茶号再谈一谈。”她说,“大额生意,应该可以再压价。您好好休养,这些事交给我。”
容闳笑道:“别把自己搞太累。”
说完,打开抽屉,数出银元十块,推给她。
“签约奖金——这是美国习惯,每个雇员都有——请林姑娘签一下收据。”
林玉婵离开小洋楼,轻快小跑。
终于有一份相对长期的工作了!
虽然还是受雇于人吧,但,这钱站着挣!站得堂堂正正!
其实在大清,大多数人都是一份手艺吃终身,没手艺的卖力气,都盼望着能有个长期的雇主,最好管自己一辈子,称作铁饭碗。
林玉婵刚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刚开始她甚至觉得,在德丰行从小学徒干起,研习茶叶之道,慢慢攒钱升级,就算始终地位不如人,但也能勉勉强强的苟着。
只是后来的惊涛骇浪拍下来,把她卷到从未企及的新世界里,她才慢慢意识到,对于一个没背景没身份的女仔来说,这种想法多么幼稚。
要想苟在大清——特别是,如今她对自己要求提高,还想苟得舒服,苟得有尊严,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某个具体的人或行业上。
钱和地位才是最该抓在手里的。至于怎么挣这钱,是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重要。
想想苏敏官小少爷,说改行就改行,如今说起船来,比茶还专业。
她兜里揣着十块银元的入职奖金,心想,这次一定要奖励一下自己。
找条商业街,狠狠花。
……嗯,算了。
穷怕了。
她抠门地想,留九块,花一块,差不多。
但……她想买什么呢?
她停在南京路上举目望。高耸的洋楼排满街道两侧,花哨的招牌耸上天,橱窗里摆得琳琅满目,甚至还有洋人专用的台球和保龄球馆,万国俱乐部里传来悠扬的乐队和声。
时髦的华人男女摩肩继踵,挂着洋表,撑着洋伞,抽着洋烟,翩然而行。
半数的地方她进不去,另外半数她没兴趣。
那些新鲜进口的洋玩意儿,什么羢布、香皂、八音盒、玻璃杯,对她来说都是历史垃圾堆里的过时产品,没兴趣拿来妆点自己。
再奢侈一些的东西,美则美矣,背后不知多少贫民的痛苦血汗,让她想到那个秽臭昏暗的猪仔馆,全无接近的兴趣。
林玉婵站在车水马龙间,不由苦笑。再过几年,她怕是无欲无求,找个尼姑庵出家得了。
忽然身边一阵喧闹。原来巡捕们敬业忙碌,忙着把衣衫褴褛的乞丐赶到旁边弄堂里去,莫污了这十里洋场的干净体面。
“滚开!死开!”
巡捕们虚晃洋枪,大皮靴踢上乞丐的肋骨,用枪托砸他们的脑袋。
往来行人见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