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

“好,是要去,哎!”夫人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了。

“另外,提醒孝义孝良,到了京城,可不许胡来,京城那边达官贵人众多,不小心冲撞了贵人,那就麻烦了,可要低调做人,长安可不比汾阳。

在汾阳,他们闹事情,老夫还能用上几分薄面,但是在长安,谁认识我一个小小的府尹?”刘平忠提醒着夫人说道。

他的两个儿子,长子今年十八岁,叫刘孝义,次子叫刘孝良,也十六岁了。

“知道,他们也是一心读书的人,不会去惹什么事情的!”夫人点了点头。

她也知道京城的人,可不好惹,谁都不知道背后到底站了一个什么人物。

“嗯,读书我是知道,但是他也喜欢去青楼画舫,争风吃醋,这样可不行的,京城的世家子众多,这段时间,不许他们去那些地方。”刘平忠继续交代着夫人说着。

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他还是了解的,知道他们确实算是读书人,但是也不免惹了一些读书人的毛病,喜欢去青楼画舫,彰显自己的才能。

“好,知道了!”夫人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刘平忠带着一家人,还有两个丫鬟,4个家丁,就往长安城走去。

很多官员看到他要出发,就过来劝了。

“我说刘府尹,现在去长安,可不是好时机啊,何不等等,等那边的局势明朗再说?”一些认识刘平忠的人,就劝了起来。

“我的述职日期快到了,不去不行了,你们还能等,老夫可是不能的!”刘平忠苦笑的对着那些官员说道。

“也是,耽误了述职的日期,可不好!”其他的官员也点了点头,接着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刘平忠。

他们都认为这一趟去长安,恐怕的凶多吉少。

长安城的官员,现在都不能离开,连家眷都不能离开,他们可是知道消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