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页

此时李轩又神色一动,询问方瑛:“方总兵,你在云南一地征战十数年,熟知麓川那边的情况。你可知思氏土司,究竟是哪来的那么多银钱,哪来的那么多的粮食?”

思氏土司掌控之地还不到半省,人口则不到一百万。可在与朝廷连年征战的情况下,却能拥有充足的钱粮养军,且军械充足。

方瑛闻言,就不禁面色微青:“是交趾国与大缅国在援助思氏,尤其是交趾。自我朝十数万将士丧生交趾,不得不从交趾退兵之后,那边可能是担心我朝报复,或者再次进兵,重建交趾布政司,一直都在挑唆我朝边疆土司生事。交趾那边有大片的良田沃土,据说还一年三熟,自然钱粮充足。”

李轩的眉头,顿时微微一皱。

第六九九章 百利而无一害

与方瑛见面之后,李轩连华阴与平阳府前线都没有去巡视,就返回了京城。

近三个月来,朝中虽然可称是政治清明,诸事顺遂。

可在人事方面,李轩已经与内阁首辅陈询为首的几位辅政大臣发生冲突。

李轩是铁了心要在大晋施行变法,革除大晋历年积弊的。

可治政之要首在治人,如果没有得力之人作为他的臂膀手足。那么李轩即便拿出再好的政策,也没法得到十足的贯彻执行,甚至会被下面的人扭曲利用,成为残民之法。

所以李轩在施行新政之前,必须掌握一支思想开明,通达干练,还要踏实肯干的官僚队伍。

如果在这基础上,还能做到公正廉明,两袖清风,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所以独孤碧落,还有李轩手下的那些中书舍人,在他出征的这几个月来都有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搜集四品以上朝官,以及所有翰林官与科道官流散在外的文册文章,从而辨明他们的政治立场,寻找那些与李轩政见相近之人。

李轩对这个时代的文官没有太多的指望,可哪怕是能寻到三到五位政见与他相近的朝廷能吏干员,对他来说也是一份极大的助力,可以将他们作为变法的基石。

然后是那些没有具体政见,却愿意为他所用,有能力执行他政令之人——这些人也同样可以倚重。

恰好之前的夺宫之变,加上襄王,宁王与沂王之乱,朝堂中空出将近一半的职位。正适合李轩提携部属,罗织党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