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3页

众翰林和院士纷纷颔首点头,也抱着不同的期待。

萧敬会意,打开了奏疏,便道:“奴奉旨至乌拉尔,走访市集、牧场、农场,所过之处,各族混居,其安置的军民,多习汉言,除新附之鞑靼人,只需操持汉言,便可沟通无虞。”

“……”

这王守仁,竟真的没有吹牛?

殿中顿时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人们不禁将目光聚焦在了王守仁身上,神色各异。

王守仁则是依旧脸色平静,似乎对他而言,这本就是理应能做好的事,不值一提。

又听萧敬道:“衙中书吏,竟有不少鞑靼人担任,又有少数其他各部族人,他们通晓汉言,明晓大义,戴纶巾,以着儒杉为荣,言行举止,与儒生无异,引经据典,信手捏来,奴所差遣校尉人等,暗中打探他们言行,他们多以大明子民自居,更是以能以明吏为傲,诸衙之中,多设天子坐像,其中各族官吏人等,对陛下画像,并无不敬,又有人刺探得出,在军中,更有鞑靼武人,以能奉皇命征讨罗斯为荣,军中语言,尽为汉语。”

弘治皇帝原是以为,王守仁的政绩,多有夸张之处。

可厂卫由萧敬亲自领着,开始细查,却发现这教化的深入,比自己想象中要深得多。

这番结果,实是令人惊讶不已,殿中已是哗然起来。

人们愈发敬佩的看向王守仁。

便连方继藩也不禁朝王守仁投去了嫉妒的目光……

方继藩不得不承认,王守仁这个家伙……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事实上,历史上的王守仁,当时的社会并没有给予他多少平台和机会,可他依旧凭着一丁点的机会,尚且成就了足以光耀数百年的功业,孤身平叛,领悟王学。

而如今……当他有了一个更大的平台,有了更好的机会时,他所迸发出来的思想以及他的功业,只怕……就更加的深不可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