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点小酒,听听小曲,当然,少不得还要谈一谈风月,要谈一谈诗词书画,这……恰恰是都是陈彤最擅长的。
他好歹也是进士及第之人,而商贾们,恰好有了银子,却又好风雅,陈彤喝的半醉,便要起身疾书,商贾们站在后头,纷纷颔首点头,好啊,瞧瞧这行书,一看就是大行家。
这作坊,还真是藏龙卧虎,了不起啊。
因而,陈彤不但有许多的商友,还有许多的文友,隔三岔五就有人送一些书画和孤本的书来,有时陈彤也会进行回赠。
虽然很多时候,和商贾们也要言利,可陈彤竟发现自己渐渐乐在其中。
原来这些渠道的商贾,竟有这么多挣钱的门道,他们如数家珍的说起走货和买卖中的事,竟也这般的有趣。
一月很快过去了,待到发了工钱,陈彤的腰杆子就挺得更直了。
他的业务做的不错,凭借自己到处混脸熟,以及愿意和自己打交道的商贾越来越多,他所负责的山西布政使司的业务,居然是最多的。
当这一千二百多两银子发下来,陈彤心情澎湃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要知道,除了薪俸,其他地方的花用,他还是可以报销的,什么车马费,酒钱,这样算下来,这银子,几乎是净得。
起初他觉得与人在商言利,是极羞耻的事,可慢慢的融入了这个环境,不是作坊里的人,就是作坊外头的商贾,当他渐渐开始融入时,他也就不觉得,这是可耻的事了,至少……人们听说他业务做的不错,反而发出啧啧称赞。
至少,自己的书画,可能以往的同僚会称赞几句,可陈彤却知道,他们并非是出自真心,不过是表面上的客套罢了,可这些商贾,是当真发自肺腑,由衷的佩服和感慨。
跑完了渠道,又需去跑供货。
只是渠道是陪人笑的事,到了供货那儿,却又完全不同了。
听说太子和齐国公可能要下大订单,几乎每一个作坊都在翘首以盼。
有生产成衣的。
有收购了猪毛,生产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