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页

实是一旦这个论证提出,所有人思想,都可能天翻地覆,甚至在这个基础之上,许多的学说,都可能衍生出来。

这消息一经传出,顿时便引发了巨大的讨论。

有人质疑,有人拥护。

可这期刊中文章的争议,却绝不是大儒们争论经义学说这样简单。

想要说服人,你得论证他是错的,或是对的。

于是,几乎所有对于地圆说、引力说的人,统统都在想尽办法,绞尽脑汁,去寻找更好的试验方法。

最苦逼的,就是那磨镜片的匠人了。

无论是细虫说,还是引力说,其本质,就是观察,可怎么观察呢,人类的肉眼是有极大局限的,那么,就必须借助于工具,自从放大镜和望远镜出现之后,所有人在观察时,想到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寻找更大倍数的镜子,只有如此,才可最有力的证明自己的观点。

第二期的期刊,还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

因为细虫说实在过于骇人听闻,这一期,竟有好几个关于细虫说的文章列入文章,它们大多引用了《细虫说》,随即,讨论细虫有害或者有益的问题,除此之外,一篇关于消毒说,也在细虫说的基础上衍生。

假设细虫说是对的,那么是否意味着,许多医学上的病症,其实都和这细虫有关,于是,酒精的本质,在于杀死有害的细虫,这个言论一出,竟又在医学院里,投入了一块巨石。

细虫说,开始变得愈发重要。

只一周之后,便又有一沓银票交到了张森的手里。

张森一脸懵逼。

第一期的期刊,他前前后后已得了两百多两银子了。

可第二期,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苏月一脸羡慕的看着张森:“这第二期的稿费发了,因为有三篇医学的文章,引用了你的文章,因而,这些稿费里,也有你的一份,真是羡慕啊,你这细虫说,引用是最多的,现在这细虫论,连老夫,也想在此基础上,一窥究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