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深深的看了王守仁一眼,似乎觉得自己儿子的长相,令他有些放心,这才懒得理会,背着手:“走了。”

“孩儿……恭送父亲。”

王守仁起身,默默的跟在王华身后。

父子二人,一前一后,俱是沉默不言,到了中门,王华回头,欲言又止,接着摇摇头,叹了口气,道:“造的什么孽啊。”

屈身上了门前等候的轿子,那臀上,一个硕大的鞋印格外的触目,落轿,走了。

……

次日,王守仁亲自向文素臣下了拜帖。

恭请文素臣赐教。

文素臣似乎早等这一日,随即回帖,向王守仁约定了佳期请益。

读书人就是如此,社会人拔出杀猪刀一刀两断的事,他们偏偏需相互做足了姿态。

至五月二十九,西山已是人山人海,无数人在等候了。

文素臣乃理学大儒,今次向翰林编修王守仁讨教,摆明着是一次新学和理学之间隐忍不发所积聚下来的矛盾彻底的明面化。

这位自苏州来的大儒,在弟子们的侍奉下,沐浴更衣,随即动身,前往西山。

文素臣早年就中了举人,此后,就买有继续参加会试了,而是在乡中教授子弟们读书,一面修撰程朱理学的经典,他历来尊奉程朱,而反对王陆,在江南,也是名声大噪,而今,京里出现了新学,此番来京,显然就有对其警惕的意思在。

新学已经开始展露了锋芒,从前没有大儒出来批评,不过是因为新学不够分量而已。

而如今,这新学渐渐露出了锋芒,文素臣,便以大儒的姿态,站了出来。

满京的读书人,此时统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