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页

哈利·波特的产业链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巨大的吸金机器,自从电影上映后的这几年,不算来自票房方面的分成,单是衍生品系列每年就能为他带来2亿美元左右的收入。

即便没有其他产业,这张长期饭票也足够他逍遥自在的过完一生。

当然,这笔钱只是在瑞恩手中转了一圈,大部分就汇入到了波音公司的账上,他为亲爱的妹妹定制的成年礼已经完工了。

或许当初只是玩笑话,也或许连泰勒自己都忘了,但瑞恩不会忘记自己的承诺。

进入十二月份后,上映四周的《127小时》几乎走到了终点,票房勉强突破3500万美元后,放映院线渐渐滑落到了两位数,北美票房更是每天以几千美元的速度在增加,最后的票房也不会再增长多少了。

这几年,特别是信息交换的速度和自由度越来越高后,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倍受影评人等专业人士称赞的电影——比如《127小时》——绝大部分票房惨不忍睹,而被他们抨击的一文不值的电影,却受到普通观众的热烈欢迎,甚至不用获得奥斯卡等重要奖项的承认,轻轻松松就能产生世界级的影响力。

用影评人的话来说,那就是全世界的百分之九十的观众都堕落了,只有他们等一小批人还保持着正常的欣赏水平。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瑞恩早就不再考虑这个问题了,在电影上,他永远都会站在大多数人的那一面。

《127小时》尽管还有海外票房,但这样的电影并不存在太多的商业操作价值,何况海外能收回的票房分账,最多不过是海外总体票房的四分之一左右,所以除了英语区和西欧地区外,大多数的海外市场,迪士尼都采取了卖断放映权的营销方式。

毫无疑问,瑞恩和娜塔莉的组合是最好的招牌,不过电影的类型却限制了版权价格,南美、远东、东欧、俄罗斯以及阿拉伯世界,迪士尼经过近一个月的谈判,总共收回了2000万美元的放映版权收入,再算上北美和英语区的票房分成以及前期获得的广告赞助,即使无法收回成本,却也差不了太多了。

何况,瑞恩的团队正在积极攻关颁奖季,即使只能获得几个提名,却也能增加相应的dvd、录像带和电视播放方面的收入。

相比于迪士尼,艾伦·拉斯顿本人的收获似乎更大一些,他成为了全美闻名遐迩的英雄和户外运动专家,就在影片上映两周后,甚至与耐克方面签订了一份价值500万美元的赞助协议。

历经《阿尔戈》和《127小时》,经常出现在瑞恩面前的,除了寻找机会的剧作者和新人导演外,还多了一些出版社个人自传方面的代理人,他们频频向瑞恩推荐一些个人传记,希望能得到他的青睐。

并不是所有的自传都有拍摄成电影的价值,何况大部分自传影片都是小众片。

其中也有不少人,想要拿到瑞恩的自传授权,却统统被他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