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哄哄的颁奖典礼结束后,瑞恩带着评委会的成员和获奖人举行了本届戛纳电影节的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
尽管事先几乎所有法国媒体都在预测《断背山》会获得金棕榈,但当李安再次捧起这一奖项时,一向喜欢说酸话的法国人不免发出了抱怨。
就像以往一样,他们的问题中,充满了‘好莱坞电影过于商业化’‘这种评选结果会阻碍有潜力的实验型和先锋型影片发展’‘好莱坞电影空有其表,肯定会没落’等酸话。
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扔向了李安,而李安做出的回答,也证明了他为什么可以在好莱坞立足,而不是像其他那些人那样,短暂的辉煌之后,从哪里来又回了哪里去。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目前这种好莱坞做主导、其他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电影格局不会变。并不像一些人所说的,好莱坞的片子看看就会腻了,不会的。”李安维护起好莱坞电影可谓不遗余力,“好莱坞的市场份额未来十年只会越来越大,想要将好莱坞的电影彻底击退是不可能的。”
欧洲大陆的记者很不屑于这样的回答,但来自中国的记者很给李安面子,适时的问道,“李先生,为什么你拍摄的影片能轻易让美国市场和观众接受?”
奥斯卡和北美电影市场,那是太平洋对岸的电影从业者和娱乐媒体最热衷的话题。
“我走访过美国七大电影公司,到哪里我都在问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美国电影可以做到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长驱直入?”
虽然是个标准的香蕉人,但李安的回答很有诚意,“我得到的答案几乎一致,他们说其实拍片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要有美国特色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他们不认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观点。”
“而我们呢?”他露出了几分无奈的笑容,“很多人一直在强调电影要拍出民族特色,这是一种理念上的差异,却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现象。不是说我们不要民族特色,而是不能为民族特色而民族特色,那样拍出的电影就像实验片一样,再受关注也只可能是小众电影。”
作为评委会的主席,瑞恩面对诸多采访的媒体,做了最后的总结。
“今年的参赛影片平均水平比较高,大多数影片都兼具艺术感和大众性,这次获得主要奖项的影片《断背山》《青红》《破碎之花》和《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等都是如此,最后不得不有所取舍。”
接着,他说起了评委团队,“虽然九个评委大都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们的评审团队一直坚持着艺术和公平的原则。”
“我参加过好几届戛纳电影节了,现在回想起来,戛纳电影节是一个很好的窗口,能把你的风格和文化带到全世界面前。”
瑞恩毫不吝啬自己优雅和充满风度的一面,“这次担任评委会主席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经历!它会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
第五十八届戛纳电影节就此落下了大幕,不管过后媒体会怎么评论,瑞恩拿到了最想要的结果,参加了戛纳官方组织的庆祝晚宴后,就离开了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