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与忠诚,英雄与责任,《亚瑟王》轻易就能唤起古老阴暗的中世纪画卷和血腥恢宏的战争场面,以及不可或缺的动人浪漫。”
大卫·登比几乎快将这部影片捧到了天上去,他直接给了十分的满分。
然而,参加了首映式的普通观众,却与他们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在普通影迷聚集的网站和论坛上面,很快也有了对于这部史诗大片的看法。
“导演对电影节奏把握不足,使得战争场面黯淡无光,流于平庸;亚瑟王的勾勒轻率平庸,你甚至觉得这部电影完全不是在讲亚瑟王。”
“缺乏说服力的表演和更加缺乏说服力的剧情,电影实在缺乏足够吸引人看下去的魅力。”
“总体感觉十分别扭,场面不够宏大,如同小成本电影一般。”
“比《特洛伊》更不知所云的史诗巨片。”
“幼稚,愚蠢,冗长,一部烂片!”
虽然有些人表示电影还不错,但普通观众的总体看法就是非常一般的电影。
于是,《亚瑟王》首映后的前两天,出现了很诡异的情况,老牌的知名影评人一致叫好,而大多数观众却认为电影实在不怎么样,甚至极少数看了专业影评走进影院的人,都认为自己上了当。
“他们的口味距离普通观众实在是太远了。”
一位五十年多岁的观众,走出影院时接受了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如此说道,“我想不明白,这样一部电影有什么值得他们吹嘘的地方,他们完全脱离了这个时代,我以后再也不会根据他们的影评来选择电影了。”
“什么?”
随后,另一个二十多岁的观众接受了采访,“根据影评人的影评选择电影?抱歉,我从来不看那些东西,我周围的朋友也不看,我们喜欢的是自己喜欢的电影,不需要一些不知所谓的人指手画脚。”
索尼哥伦比亚为这部影片投入了1亿2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外加8000万美元的宣传费用,自然想要获得丰厚的回报,影评界的齐声赞誉,有些出乎他们的预料,却也欣然接受。
毕竟,有了这些人的支持,电影说不定会比预期的更加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