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期档,将有数部超级大制作先后登陆北美影院,展开激烈的竞争,其中首先上映的就是《蜘蛛侠》。
这部电影的档期选在了五月份,忙碌着拍摄《美国队长》的关系,瑞恩并没有去参加首映式。
因为行业和利益等方面的原因,《蜘蛛侠》遭受到了影评人的猛烈抨击,idb的专业评分一直在7分左右,甚至罗杰·艾伯特只给了电影刚刚及格的两颗星的评价,抨击‘蜘蛛侠与绿恶魔的打斗不仅不可怕刺激,还很好笑,电影毫无生动感’。
但是,专业的影评人和影评网站,永远也代表不了市场,代表不了绝大部分的电影观众,他们对电影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小。
这些从《蜘蛛侠》的票房上面就可见一斑。
与很一般的口碑相比,《蜘蛛侠》在商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影片于2002年5月3日在美国和加拿大3600多家电影院的7500多张银幕上映,第一天就收入了3940多万美元,平均每个电影院119万美元,创下了上映首日票房的最高纪录,随后《蜘蛛侠》又创下了单日电影票房的新纪录,5月4日入账4600多万美元,堪堪超过了数年前《泰坦尼克号》创造的单日票房纪录。
《蜘蛛侠》首周一共收入了1亿1500多万美元,平均每家电影院32万美元,只花了3天时间北美票房就超过了1亿美元。
而托比·马奎尔和克尔斯腾·邓斯特也一扫多年半红不黑的局面,成为了无数影迷追捧的对象。
尽管在那些自诩‘高明’的专业人士嘴里,这部电影的口碑不怎么样,但在普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看来,这是一部难得的佳作,拥有普通高中生身份的彼得·帕克,简直就是他们梦中超级英雄的化身。
就连彼得·帕克与玛丽·简在雨中的倒吊湿吻,都被很多人称之为可以与‘胜利之吻’相媲美的‘世纪之吻’。
接下来的第二周里,影片在影评人‘无趣、无聊’等评论的大肆攻击下,却没有出现巨额滑坡,市场再次抛弃了所谓的专业人士,7200多万美元的票房,足以保证《蜘蛛侠》继续呆在票房榜榜首的位置。
虽然第三周票房再度滑落,但近5000万美元的票房,使得影片的北美票房累计超过了23亿美元。
这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影片,都可望而不可及的数字。
从五月份到六月初的一个月里,《蜘蛛侠》统治了北美的电影市场,哪怕是那些自诩艺术眼光高明的评论家喊破了喉咙,大批的观众依然前赴后继的进入影院,掏腰包观看被他们称为毫无艺术价值的爆米花电影。
当然,《蜘蛛侠》不会是唯一被抨击的目标,也不可能继续霸占北美电影市场,另一部更加华丽的爆米花《星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即便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