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页

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游走在礼品与赠品的边缘,无疑会增添评委的好感。

瑞恩这边做的还算是保守,《毒品网络》的制片方干脆给一些评委邮寄了价值149美元的最新索尼播放器,内置电影原声碟,一旦有人查询,可争辩说是了解电影相关信息的工具,也没坏了规矩。

不管是礼物还是赠品,虽然单个价值并不高,但群发数千位评委也是不小的花销,再加上媒体的造势经费,奥斯卡种子选手们‘自我宣传’的成本,其实还是笔巨大的开销。

瑞恩记得过去曾有统计,在颁奖季,独立影片可能花数十万美元进行公关,而一般大制片厂每部电影平均花费均在数百万美元,而在竞争激烈且志在必得的情况下,制片方有时也会砸重金宣传。

比如这一次,为了《角斗士》,瑞恩干脆砸下了上千万美元的相关费用。

这些还算是比较正常的公关活动,瑞恩前世的最后几年,奥斯卡几乎就成了政治竞选,公关方远远不再满足只宣传自己,而是在为自己公关的同时,还利用媒体的言论,直接诋毁对手。

因为从事的职业的关系,瑞恩前世对这些有所了解,最典型的莫过于2010年的《拆弹部队》,当时出任制片人的梅根·埃里森,利用家族的影响力,不但在媒体上攻击最大的竞争对手《阿凡达》,甚至写信给部分学院成员,明言要求对方不要投票给《阿凡达》。

最后的事情证明,她当时的公关极其有效,《拆弹部队》在奥斯卡上大获全胜。

但是,这种明显过火的公关行为,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果。

后来她投资的《猎杀本拉登》,在颁奖季开始时声势很旺,后期却遭遇挫折,先是数十位核心层的学院成员,公开申明自己不喜欢该片以及不会给该片投票,后来连国会议员和中央情报局都掺合了进来,不仅发声明指责影片描绘不实,还将就“是否存在泄密”发起调查。

最终,该片从前期大热,到颁奖时仅收获了一个技术奖项,可就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第二天,相关机构就取消了对该片的调查。

“奥斯卡像战场一样,要为自己造势、要互相勾心斗角,由开始至结束长达数个月的公关活动,如同总统选举般拉票,令人身心疲累。”

这是瑞恩前几年为了妮可的最佳女主角奔波时的感触,然而到了今天,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瑞恩·詹金斯了,即使面对的是奥斯卡,也有了从猎物转换成猎人的资格。

站在好莱坞最高的地方,向下去看奥斯卡,会更加了解公关的重要,总能利用各种条件使公关达到预期目的。

早在《角斗士》的宣传期,瑞恩就组织了三组公关人员负责策划,詹金斯影业的两组人员负责企划上映和宣传事宜,派·金丝莉下属的一组则在哈维·韦恩斯坦的统一协调下,专门负责奥斯卡公关,最终按照评委的性格和爱好不同制定出相应策略。

在奥斯卡提名即将公布的这段时间,无疑是公关宣传最为关键的时刻,瑞恩这边的火力全开,在媒体上大力塑造《角斗士》特别是马克西莫斯既高大又谦逊的形象,主创虽然公开亮相的次数不多,但每次亮相都如英伦绅士淑女般谦和有礼,给外界加足了印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