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页

“不出意外的话,电影第二周的票房会出现大幅度的滑坡。”他继续说道,“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在第二周抢到更多的票房数字……”

会议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就结束了,瑞恩被阿维·阿拉德拉去了他的办公室。

“瑞恩,我想扩充惊奇的编剧队伍。”

等秘书小姐为两人满上咖啡后,阿维·阿拉德说道,“惊奇的编剧团队既要应付漫画,又要应付电影,有些单薄。”

“那是你这个ceo考虑的事情。”瑞恩慢慢品着咖啡,摆了摆手说道,“说实话吧,阿维,你是不是看上我的编剧团队了?”

“现在出色的编剧并不好找。”阿维·阿拉德说的也是事实。

瑞恩推行的那种编剧模式,在好莱坞一直就存在,但詹金斯影业和花朵影业连续获得成功后,却把这种模式彻底发扬光大了。

用某些评论家的话来说,瑞恩不但彻底沦为了好莱坞流水线的一部分,还成为了这条流水线重要的推进器。

只要能赚钱,就会有无数的人模仿跟进,其他制片商也大量招募编剧,使得这个在剧组中地位极其低下的工种,隐隐有了要翻身的趋势,而有成功作品或者参与过成功作品的编剧,无疑成为了抢手货。

詹金斯影业的那个编剧团队,不可避免的流失了一部分人,但就像总是被人挖墙脚的皮克斯一样,核心和骨干一直都在,以老带新的模式,反而可以为团队增加新鲜的血液。

特别是瑞恩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只要完成合同跳槽的编剧,他都会根据实际情况亲自写一封推荐信,这也使得詹金斯影业成为了想要出头的编剧最为喜欢的地方。

詹金斯影业的蒂娜?菲,就是所有新人编剧羡慕的对象。

她以一个普通编剧的身份进入詹金斯影业,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很快成为了整个编剧团队的负责人,现在则更进一步,成为了今夏最为火爆的真人秀节目之一——美国偶像——的制作人。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成为手握重权的制作人,她才用了几年?

没有什么,比活生生的现实例子更有说服力了。

谁都知道,詹金斯影业集中了一批极有潜力的编剧,阿维·阿拉德会把主意打到这上面,瑞恩一点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