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叫我文大哥就行了。”谢文生看着泪花直冒的李慕书心情很愉快。
分别在即,大家都有些依依不舍。但很快就要过新生活了,不用上战争,不用面对死亡,大家还是高兴的,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李慕书和王大夫坐一辆马车,徐副官驾车,马车外面围着他们的是追随谢越云退伍的军士,大约二十多人。听说还有几十人已经在前几批先过去了。李慕书估计大约有个一百军士会跟着谢越云解甲归田。
赶了十来天的路,经过了一个重要边防小镇李慕书他们没有留宿,只是吃了饭换了一批马继续赶路直到赶到下一个小镇才停下来打尖。
这一路下来,偷偷跟踪他们的人都让徐副官安排军士把他们都杀了,李慕书什么都不知道,他只跟着王大夫一路上悲催地背药书辩认草药记功效,学得昏昏欲睡。
走走停停,大约走了一个月终于来到了一山清水秀之地停下,这应该就是他们要定居的槐树湾了。王大夫和李慕书听着马车外面欣喜的欢呼声不由掀开窗帘往外看,不由张开了嘴巴,这是……桃花源吧?
只见远处是一座座连绵不断翠绿的高山,山脚下错落有致地建了一间间样式相似的房屋,一条河流由山脚下蜿蜒地顺流向下……一片片迎风摇曳壮实的小麦,玉米和蔬果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和希望。
李慕书看着看着不由笑开了,这就是他以后生活的地方,是他和谢越云一起生活!
第35章
李慕书跟着王大夫下了马车一看,喔,好多人啊!除了此次随行的二十多位军士外,马车旁还有围了很多身穿粗衣的农夫,他们正笑呵呵和大家拥抱谈话。
一位年约四十岁的男人见到王大夫下了马车就笑着走过来抱拳,声音洪亮:“王大夫,两年没见了你还是这么精神。”
“洪先生看来已经是个标准的农夫了,这里山清水秀的看你红光满面,一定生活得很滋润吧?”王大夫略显疲惫的脸在下了马车后就已经笑逐颜开,见到这位洪先生时更是哈哈大笑,看来两人交情匪浅啊。
“滋润,很滋润。以后大伙儿一起在这里生活会更滋润,哈哈哈。”洪先生爽朗地哈哈大笑。他一边笑一边不着痕迹地打量李慕书,笑问王大夫:“这是你的爱徒李大夫吧?瞧这小脸黄得,你一路上虐待他么?”
“去去去,乱说什么。”王大夫踢了洪达一脚,引来大家哈哈大笑。
“洪先生,您好。小子叫李慕书,以后您叫我名字就可以了。”李慕书本来一直微笑着聆听他们说话,这时听到洪先生提到自己,忙向他行礼。
“小慕,你以后叫他达叔。小达,你叫他小慕就行。啧啧啧,我们现在都是农夫了,大家以后称呼就别再带上官衔了。”王大夫挥挥手一幅老大的样子。
“能别叫我小达么?我儿子都比小慕大了,你还把我和小慕放同一辈?”洪达嘴角抽搐,这句’小达‘很雷好不好?
“哈哈哈。”大家本来都忍着笑,现在更是放声大笑了起来。
王大夫忍着笑问洪达:“那我怎么称呼你呢?”
“王大夫就叫我阿达吧。”洪达早就想王大夫这样叫他了,都不惑之年了还被人叫小达。
“好吧,阿达。”王大夫顺应如流。
“哈哈哈,太好了。兄弟们,我们曾经一起出生入死,以后在这里就互相持扶,互相帮助,同甘共苦好好生活。”洪达想起以往军队生涯不由豪气万丈:“兄弟们,大家都辛苦了。先到我家吃饭,你们的嫂子们都已经准备好饭菜给你们接风了。等吃过饭,我再带你们回你们自己家里好好休息。”
“好!走走走。”
“太好了,我也饿了,备酒了吗?”
“酒菜都有,快跟我来。”
“达哥辛苦了,嫂子辛苦了。”
“这里太漂亮了,在这里定居太好了,多辛苦也值得了……”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笑开了,一路赶来的疲累在见到兄弟们的重逢喜悦中消失了。一大伙人兴高采烈地跟着洪达去他家吃饭去。
一路上或抬着锄头或背着手散步的农夫们见到他们都亲热地上来打招呼,聊上几句。这短短的路程走了好久大家才走到洪达的家门口。
王大夫早就跟李慕书说过了这里是谢将军几年前就开发出来的小山村,取名槐树湾是因为这里原来是很多槐树。之所以选中这里作为自己部下解甲归田居所是因为看中这里很隐蔽,由县城过来要绕过几座大山,走路得走上一整天,坐车的话也要大半天才到。
这批军士都是最初跟随着谢越云在北疆建功立业的功臣。他们忠心耿耿地追随当时才二十岁什么功名都没有的谢越云把蛮军打得落花流水,此后次次出生入死紧紧相随,令谢越云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