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朱棣当着朱元璋神像的面,手捧皇明祖训,将朱允炆从玉牒踢出,等于宣告朱允炆不再是朱家的子孙,既然不是朱家的子孙,那皇位自然也就不合法了。

其次朱棣表明了态度,他要光明正大,北上抵御蒙古,一面奉天靖难,一面保护百姓,要两全其美。

第三,朱棣向几乎所有人喊话,普通商民百姓要支持靖难,有良知的文官要跟朱允炆切割关系,将领士兵要反戈一击。

很显然,朱棣将目标瞄准,就是朱允炆,他身边的少数文臣,还有那些地上上的世家地主,就是这一小撮人,既是变法的敌人,也是奉天靖难的敌人。

他举兵靖难,不但不是欺君犯上,相反,是用战争的手段,继续先帝的变法……毫不夸张说,这一下子朱棣彻底拿到了大义名分。

战场上的局势在扭转之中,而人心的天平,也向着朱棣倾斜……柳淳早就安排好的暗桩,全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把朱棣的讲话向四处传播,不遗余力。

不出意外,这些讲话也一字不漏,送到了应天,摆在了朱允炆的面前!

“反了!”

朱允炆厉声咆哮,这段时间下来,他已经渐渐适应了皇位,虽然内忧外患,但朱允炆觉得他还能应付过来,毕竟他是天子,又占据大明朝最富庶的资源,拥有数之不尽的人力和财力,绝没有失败的危险。

事到如今,他可没有这个自信了。

六大藩王,召开宗人会议,剥夺他的皇族身份,就像是狠狠的一记直拳,打得朱允炆晕头转向,找不着北!

怎么办?

该怎么办?

怎样才能挽回民心?

朱允炆不得不召集所有文臣,一起商量对策……这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六元黄观突然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既然燕逆敢剥夺陛下皇族身份,陛下就应该针锋相对,免去他们的藩王,去玉牒除名,号召天下,一同讨伐。”

朱允炆点头,这倒是个办法,可问题是已经落到了后面,用处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