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月按照赵姐交代的说:“赵姐去接孩子了。”
“她婆婆呢?她婆婆没去接呀?”袁老板询问道,语气中带着令人胆战心惊的责怪。
杨月月战战兢兢地小心解释,生怕一不下心说错了话。“雨太大了,她婆婆说来不及接两个,让她去接一个。”
袁老板没说什么转身走了。但是杨月月能过明显感觉到袁老板对赵姐的做法不满。
“多是多,但是适合我的不多,愿意用我的也不多。唉……到时候看吧。还是有份工作好,花钱自由一点。我现在花钱很省,但是我老公还是觉得我花钱多。我可以少花钱,可以省,但是孩子的钱是省不掉的。衣服、奶粉、尿不湿……这都是要花钱的。孩子偶尔感冒发烧也要花钱的。我们大人喝点药,抗一抗就过好了。小孩子不行呀。生病了,孩子不好带,我看着也心疼。不当妈,不知道当妈的苦呀。早知道不那么早结婚了。现在过得一点也不好。我知道家里没钱,我老公挣钱也很累很难,但是我真的没有乱花钱。”小女孩地妈妈委屈又后悔地说。
杨月月听着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她想安慰小女孩的妈妈,但是她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安慰。即使知道怎么安慰,这些安慰又有什么用呢?一切都会变好的就是一句没用的废话。一切都会变好的,现在就不难了吗?这句话就像是在长跑时的一句“加油”一样没用。观众没有处于运动员的那种状态,一句加油只是让他们自己开心。运动员早已拼尽全力了。他们自己不知道要加油吗?他们自己不想取得一个好成绩吗?搞得“加油”好像是一句带有法力的咒语一样,一句话就能让处于极限状态的运动员瞬间获得了力气。
也许比起安慰,小女孩的妈妈更需要的是有人理解。她可能就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讲讲自己的情况,发泄一下心里的苦闷,获得一点理解和认可。
杨月月感同身受地说:“确实是。小孩子离不开人。以后的事情也不会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你照顾。养孩子那是一辈子的事情。妈妈是一份辛苦的职业,你们辛苦了。”
“都是这样。生了孩子才知道父母的不易。我妈妈身体不好,还想帮我带孩子呢。我这么大人了,她都放心不下。我现在有点事情,也不敢和我妈妈说,怕她担心。”小女孩的妈妈感慨地说。
杨月月点点头,很认同这番话。有些事情确实经历过后才知道。曾经她年少轻狂,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不屑于父母老师的管教,工作之后才发现自己其实一点也不重要。那些令她厌烦的老生常谈其实都是真实的现实。
“那你婆婆呢?你婆婆也可以帮你带一下呀。”杨月月好奇地问。
说到这里,小女孩的妈妈一脸疲惫,说道:“我婆婆不愿意带。她宁愿上班也不愿意带孩子。还是我婆婆清醒呀。带孩子确实不是一个好活。她不帮我们带也就算了,她还老催着我生二胎。”
杨月月脱口而出:“你婆婆重男轻女?”
“不是。她就是觉得家里孩子多了好,人丁兴旺。她年轻的时候就想多生,但是政策不允许,所以她现在想让我多生。养不起呀。一个都够我累得了。现在养孩子又不比以前了,以前大家都是放养,冻不着,饿不着就算是对孩子好了。现在可不一样呀。人家孩子都吃好喝好,学习好。我们怎么可能不让自己孩子条件好点呢?对我婆婆来说,养孩子就是一句话,但是对我来说艰苦又漫长的过程。她一直不厌其烦地催着我再生一个。”小女孩妈妈发自内心地说。
杨月月同情地望着小女孩和她的妈妈。她又想到了赵姐。赵姐一直觉得自己亏欠孩子,两个孩子都是还在怀里抱着呢,就交给家里的老人养了。两位老人照顾地也很好,很尽心。但是她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孩子,没有陪伴孩子,总觉得对不起孩子。所以有时间,她就会带着孩子出去玩,孩子的需求她都会尽量满足。孩子有点事情她就不放心。
“你婆婆一点也不管呀?有没有给你们点经济上的帮助呀?”杨月月不敢相信地问。这样的婆婆有点少见呀!
“过年给孩子的红包,几百块钱。我婆婆看得开。她自己过得高兴就行了。她宁愿打麻将都不愿意帮我看孩子。她自己的钱,她自己的生活,我也说不着什么。但是她总想着让我生二胎,还撺掇着别人一起劝我生孩子。这就让我有点气了。”小女孩的忍着火气陈述道。
“你不要听她的,过自己的日子,不要听别人的。”杨月月支持地说。她现在的情况也和小女孩的妈妈一样。只是她是被催婚,结婚之后可能就会被催生。
(章末广告位:推荐小说《也许爱情曾来过2020》《苦守》《青春幻旅》,都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