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页

即便是到了天涯海角,大明会不会放过他们,都尚在两可之间。

投降吧!

一个看似无奈,却又极为现实的选择摆到了清军将领的面前,他们中的不少人,无论是女真,还是蒙古,亦或是汉人,在生的面前选择都是一致的,至少没有太大的分歧。

尤其是那些心里盘算过来,盘算过去,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没有杀过汉人的将领们,他们觉得自己手上竟然没有沾上汉人的血,自然不需要担心汉人的报复。

所以头想起来也就没有了任何心理上的负担。

前线的将领们认清楚了现实,直接导致接连十几座城池不费明军一枪一弹就被夺了下来,他们的投降,同样也让大清陷入危局——明军的前峰已经直逼大清的国都靖南城了。

靖南城,城外棱堡林立,数座棱堡守卫着城市的周围,棱堡内成千上万的八旗精锐,正枕戈待旦的等待着敌人的到来,就是两天前,八旗的精锐游骑已经与明军的侦骑发生了接触,双方在距离靖南城不到百里的地方发生了小规模的战斗。尽管凭着数量优势,清军游骑让明军的侦骑吃了亏,可是谁都知道——大战一触即发!

这是大明与大清的最后一战!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战的结果或者什么你死我亡,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选择。

兴乾二十二年元月将过,明军大部队的身影终于出现在距离靖南不到百里的区域,而此时的靖南上空乌云密布,似乎预兆着不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从元月二十八傍晚开始降了下来,地面上厚厚的积雪覆盖了方园百里的区域,而且看样子还要下。

这是一场数十年不遇的大雪,即便是在前些年冷极了的冬天,这样的大雪也是极为罕见的。突如其来的大雪,立即拖累了明军的脚步,让他们的后勤辎重部队的运输受阻,甚至让军队陷于混乱,有的部队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停止向靖南推进。

天气的变化,改变了靖南岌岌可危的局势,也让大清国终于有了喘息之机。也让那些陷入绝境中的人们总算是长松了一口气。

至少。总算又能再多活上几天了。

披上了银装一层银装的靖南,尽管作为大清国的都城,但是看上去却总有些怪异,之所以怪异,是因为城市中的建筑既有华夏色彩的,也有天方色彩的。尽管满清已经将许多天方式的建筑改建成了华夏式的建筑,将许多天方式的东西都拆除了,但是它过去的很多天方式的东西,仍然随处可见,那种为了省钱的修改,只使得这座城市显得极为怪异。

就像那座位于广场前的皇宫,尽管有着明式的大房顶,但是皇宫的石墙等建筑主体都是天方式的,这是在旧时的宫殿基础上修改的,所以显得有些古怪,甚至于看起来很不舒服。而仅仅相隔几个街区,就是狭窄的石板小街,一排排天方式的砖土房屋,鳞次栉比,其中不少小商店,它们门上挂着随风扑动的布幡,五颜六色的布幡上写着汉字,提醒着人们,现在这些房子的主人,早就发生变化。只不过,现在这些昏暗的房屋里,主人们却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现在他们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那种悠然自得,也没有了在奴婢们面前的趾高气扬。闷的脸上只剩下了对未来的担心。当然还有对生命的渴望。

“哎,怎么能不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