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6页

君臣两人心中的蒂结随之消失,随后朱明忠与钱磊两人谈了很多,从当年两人初遇,一直聊到现在,谈及过往,朱明忠忍不住一阵感叹道。

“当年刚夺下江阴的时候,朕却不曾想到不过短短数年,就可以中兴大明,当时所思所想,只是为大明、为华夏延续一丝香火,实话不瞒炳义,当年朕甚至已经想过了,实在不行,就尽掠江浙百姓,撤往海外。”

“臣当年也猜出了一二来,陛下当时一意垦殖台湾,恐怕也是为以防万一吧!”

当初自以为上了贼船的钱磊,自然关心这件事,他甚至也寻思着,实在不行便与陛下一同撤往海外,以免满清追究。

“台湾只是第一步!”

先是点头,尔后又摇头,随后朱明忠说道。

“先撤往台湾,在台湾休养生息后,再撤往吕宋,虽说要与西班牙人打一仗,可是吕宋的土地以及资源远胜于台湾,而且台湾于大陆近在咫尺,一旦清虏坐稳中原,他们迟早会进攻台湾,但吕宋不同,千里海路其中风险极多,我大明应该可以以吕宋为基地,经百年卧薪偿胆、休养生息后,待到满清腐朽时,再挥师北伐,华夏亦可以恢复……”

当年朱明忠做了最坏的设想——逃往海外,那是因为历史上满清的“强大”让他不得不考虑后路,可后来满清的外强中干,反倒是颠覆了他的认识。

“陛下当年虽看似用兵行险,可却不失老成,相比之下,闽王、定王,却全无这种老成之念,若是他们有此老成之念,想来,天下百姓亦不会遭受十数年奴役。不过,这恐怕也是冥冥中自有天命,天命在于陛下,这天下自然是待陛下出……”

言语中的恭维,让朱明忠笑道。

“炳义,别说什么天命了,这天命最是虚幻,归根结底,所谓天命,其实,还是军事,只有军事上的胜利,才能成就所谓的天命,所谓天命,不过只是胜者王侯罢了!”

对于天命,朱明忠从来都不信,甚至他都不相信民心。

“还有民心,炳义,你做过满清的师爷,你告诉过,满清得民心吗?既然不得,那他们又是靠什么坐了十几的天下。”

“靠刀子,杀光不服他们的人,剩下自然也就不敢再说三道四了,不过,如此也是民心尽失,所以……”

钱磊的话顿了顿,原本想说才失了天下的他,看到了陛下脸上的讽刺。

这可真是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