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身为晋王的朱和域而言,他每天除了听博士、教授授课之外,还有恐怕就希望他们能够推荐的一些人才。身为晋国国君,除了一万三千国兵军户之外,必须要尽可能的笼络人才,只有如此,国家才能够有所发展。
“其实大王若是有意招揽人才,大可不必让我等推荐。”
梅文鼐笑看着大王说道。
“梅博士,若是没有你们推荐,孤又该去何处网罗人才?”
尽管去年到南京之后,才第一次见到梅文鼐,但因为少时其兄长梅文鼎曾当过他老师的关系,所以对其倒也算亲近。
“陛下有没有想过,到国子监或者南京的书院中读书?”
梅文鼐反问道。
“去书院读书?”
梅文鼐的建议让朱和域眼前一亮,在12岁的时候,他曾经去过皇家学堂就读,在那里读了四年的书,那四年,在他的记忆中应该是最开心的四年,在学堂中,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年,没有任何身份上的悬殊。
去年获封就国后,最让他郁闷的,恐怕就是必须要离开皇家学堂。但他也知道,在那里就读以及结交的朋友,对他并不会有太多的帮助,那里的学生都是勋贵的长子,他们要继承父亲的爵位,永远不可能随他一同去新夏,去晋国。
但是,若是普通的书院呢?
“梅博士是让我到书院中,自己去结交朋友吗?”
看着跃跃欲试的二皇子,晋国的国君,梅文鼐微笑道,
“结交朋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陛下要学会笼络人才,毕竟,陛下或许可以赐土封建大王,但是将来晋国是否强盛,却全赖大王能否善用人才,而这人才并非只是国吏,同样也各行各业的人才,以大王之见,如若没有我大明书院兴盛,又岂有今日大明之兴盛?”
梅文鼐的话让朱和域深以为然的赞同道。
“博士所言甚是,在孤年幼时,父皇就曾说道‘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同样也是强国之本,亦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这国吏自有父皇、朝廷为孤挑选,可创办书院、传播科学,却要靠孤自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