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
这正是这次作战会议讨论的中心,当于树杰这位大明陆军的参谋总长用木杆指着沙盘上的潼关时,朱明忠的眼睛则盯着通往陕西的其它隘口,从模样上可以看到那些隘口无一例外的都进行过改进——欧式的棱堡耸立于关口。
因为那些棱堡修建的位置本身就易守难守的,加之棱堡又是依山而建,即便是不亲临实地,朱明忠也能想象得出那些地区是何等的险要。
失策了,当初清军修建堡垒的时候,就应该相办法阻止他们。心里这么思索着,朱明忠又把目光盯在潼关,然后反问道。
“那么,计划如何攻取潼关?”
“回陛下,攻取潼关,可以采取掘土攻城,根据过去几年掌握的情报,目前我们已经初步选择了三个位置,在进攻部队的配合下,工兵可以两周内掘进至城墙底部,然后再通过爆破摧毁城墙……”
爆炸陷城,对于明军而言,可谓是早就轻轻熟路了,甚至可以说是大明工兵的拿手好戏,尽管在北伐的时候,压根就没有爆破过几座城,但在工兵的训练中,掘进爆炸作业,是工兵的必修课,也正因如此,这才会成为参谋部的首选,
不过于树杰还是注意到陛下的眉头微锁,似乎对于爆破攻城有些不太满意,于是便拿出了备选方案。
“当然,采用掘进爆破的方式夺取潼关,至少需要半个月,所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备选方案,就是使用大口径臼炮攻城,早在六年前,为攻取潼关,五军都督府就下令兵工厂研究大口径臼炮用于攻城,三年前,15寸臼炮研制成功,他可以在4里外将两百余斤重的炮弹砸在城墙上,根据我们的计算,集中48门15寸臼炮,可以在三天内摧毁潼关城墙……”
“三天……”
抬起头看着于树杰,朱明忠反问道。
“既然这个时间更短,那为什么没有以这个办法为首选。”
一个是半个月,一个是三天,兵贵神速,这是最起码的道理。
“陛下,因为15寸臼炮太过于沉重,每门重量将近15吨重,而且现在那些臼炮又大都部署于海岸炮台,调动48门臼炮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所以,五军都督府更倾向于采用爆破作业。”
临了,于树杰又特意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