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页

“哎……”

长叹口气,想到最近一段时间,那些友人于报纸上对他的反驳,甚至有人不惜与自己绝交,王夫之的心情就越发的沉重。尽管他不担心朝廷的责难,但友人的指责,却让他难以接受。

难道他们就没有意识到,君权压制臣权,最终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吗?

也许他们真的不知道吧!

就在王夫之的心里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突然,一个熟悉的话声传入他的耳中。

“义父!”

第381章 大逆

“孩儿叩见义父!”

即便是书院之中,已经年过三十的章载仍然毕恭毕敬的行着跪礼。

“有谟,你怎么来长沙了,你不是……”

看着跪于地上的章载的王夫之的语气中尽是惊喜,尽管的他有四个儿子,可是对于章载的感情却不亚于其它四个亲生儿子,崇祯十五年他与两位兄长同赴武昌乡试,那一年他以《春秋》第一,中湖广乡试第五名。长兄王介之也中举第40名,好友夏汝弼、郭凤跹、管嗣裘、李国相、包世美皆中举。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王夫之结识了分考官沔州知州章旷,后来他参加章旷组织的抗清义军,失败后,章旷绝食自杀,临终时受其所托王夫之便将章载接回家中抚养。

二十年来,章载一直跟在他身边,直到王夫之从清河书院返回湖南时,当时已经从书院毕业的章载已经通过考试,出仕地方了。

而现在看到数年未见的养子,王夫之又怎么可能不激动?

“回义父话,孩儿蒙陛下圣恩,点为七品知县,此次来湖南,正是往湘潭赴任。”

养子的话让王夫之激动道。

“好,好!有谟今日能出仕为国效力,属理一方,令尊在天之灵亦能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