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崎为军正的考场,这是多年前在了解到了日本的“风说役”一职的功能后,当时军正丞石磊作出的决定,当然,一开始的时候,只是为了学习,学习他们如何搜集情报,而后来这种学习就变了味道,变成了战场,这些军正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他们散布假消息,让日本人无法获得外部的信息,无法对世界作出判断。
甚至直到现在,日本人都不知道巴达维亚已经被大明占领,更不知道大明在南洋实施的封国,他们对于大明的了解,往往仍然局限于旧时的情报,当然还有就是大明有意散布的假消息。
“船长,您说放心吧,我们知道怎么办!不说是聊天吗?”
聊天是个技术活,尤其是在聊天的时候,散布一些混淆视听的,让对方深信不已的假消息,更堪称是一种过人的能力,而这也是军正们所必须掌握的,当然,每一次,每一批人来到这里所透露出的所有的消息,都是经过军正司精心准备的,不会出现任何漏洞的假消息。
对于这一切吉雄当然不知道,看着那越来越近的大船时,他仍然在不时的叮嘱着吉雄家的人,叮嘱他们如何获得消息,让他们尽可能的把话题往荷兰等的问题上引导。
终于,船在查验之后,进港了。在那艘唐船驶入长崎的时候,置身于观海楼上的青山忠雄的神情却显得有凝重,身为藩主大名的他,看着大海的时候,心里有着无数个疑问,
“外面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在他的心里,这问题翻滚着,可是他却没有任何渠道可以了解这些消息。
“如果能够驶往明国的话,或许可以真正了解这一切,可是……”
眉头紧锁,尽管他的心里这么想,但是他同样知道,这有多么的不现实,因为锁国令是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的,偷渡者要处以死刑,在锁国令的约束下,根本就不可能往外派出船只或者人员前往大明了解信息,唯一的渠道,就是通过长崎的“风说役”了,只是,明国人似乎对这一切已经了然于胸了,风说役获得的情报准确吗?
“也许,应该说服将军同意,至少派出几个人去明国查探一下……”
第372章 江户
江户,最早是由豪族江户氏所统治,扇谷上杉氏家臣太田道灌筑城于此后,便一跃成为关东的战略要地。以后,随着扇谷上杉氏的衰落,此城被小田原城的北条氏夺得。天正十八年,讨伐北条的小田原之战后,德川家康入封关东,以江户为居城,江户城开始繁荣起来。庆长八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开设了德川幕府。从此,作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江户城得到很大的发展,城市的扩大是在德川家光时完成。
作为日本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江户是繁荣的,从庆长八年幕府开设,享受了六十六年和平的江户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发展成为当时的中心城市。江户城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分化为两个特色区域,其一是平民区,又称“下町”,这里汇集了很多的小商小贩和手工艺匠人,他们主要从事隅田川的水上运输、江户港的物资集散以及种种商业活动。而另一个区域便是称为“山之手”的上流社会区,包括大名的住宅区和旗本的住宅区,那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江户城内的政治中心。
不过表面上的繁荣,并不能掩盖内部的忧患,在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去世后,发生浪人暴乱未遂事件,社会动荡不安,不过,第三代将军德川家纲在其叔父保科正之和大老酒井忠胜,老中松平信纲,阿部忠秋的辅佐,才化解了这个事件。此后他一直致力于将幕府机构整备的更加完善,下令禁止殉死,并将父亲德川家光的武力政治改为文治政治。
但是由于家纲天生身体虚弱,从宽文六年起,便时常卧病在床,造成大老酒井忠胜专制,幕府威势逐渐减弱。对此身为幕府将军的德川家纲自然知道,但是他却离不开酒井忠胜的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