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页

这么解释之余,朱大咸又说道。

“其实,令藩王就国,最关键的恐怕是人,而非国!”

第221章

时值盛夏,葱茏的绿树掩映着京师中央的皇宫,经过几年的整建,现在的皇宫已经初显其雏形。皇宫之中那经过精心修剪的园林,到处都蝶舞蜂喧,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宫内的园林,在那绿叶成荫花园石径上,作为皇帝的朱明忠正于其中慢步踱着。他的身上穿着宽大的衣裳,尽管他看似平静,可是却也显得有些心绪烦乱,甚至因为天气闷热,所以那心情也越发地躁动起来。

已经三年了!

三年前,他登基成为大明的皇帝,年号兴乾。

这个年号虽然喻意颇佳,天命中兴。可是在他登基之后,所面对的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所面对的是一个疮痍满目的国家,近二十年的战争,让这个国家损失了80的人口,而且在国家的内部,也是存在着种种问题。

作为一个后来者,他一直在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这个国家。

废科举、兴实学,他试图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写未来。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社学的小学化,县学的中学化,再加上府学的高中化,书院的大学化,朱明忠用一套特有的方式建立了17世纪的教育体制,这个体制将会开出什么样的果实,现在尚难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势必会与他熟知的未来有大不同的发展。

而为了这个“大不同”,他甚至选择了休养生息,而不是且将余勇追穷寇,当然,之所以未追穷寇,是因为对于穷寇他有另外的打算。

稳定与发展,然后再积累力量,一拳将对方彻底打倒!

这才是朱明忠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要,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现在大明内部稳定了吗?

表面上的稳定,实际上却是暗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