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封邦建国,何需再设藩禁,若是如此,岂就是于共藩国为王府,将其禁于藩国之中,与其如此,反倒不如干脆一些,不加限制,况且他们于夷地身处蛮夷之中,必定是以国人领野人,若是野人反抗,必然兴兵讨伐,如若一国野人势大,其藩王自然可请求就近的宗亲兴兵来援,嗯,也就是‘尊王攘夷’,如此又岂需要设立藩禁?”
尊王攘夷。
在他们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言道着,心情无法平静的吕留良,不时的看着陛下,他看到陛下的神情肃穆,并没有因为两人的言语显露出丝毫的怒气,同样也没有因为表示出欢喜之意,而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似乎就是一副任由他们说下去的样子。
不过吕留良能够看得出来,似乎陛下真的在思考着这件事的可能。
陛下会如何选择?
封邦建国!
将宗室分封于海外,似乎,并非不可能。至于苛待宗室,如果仅仅只是将他们的王府设立于海外夷地,倒也难免有这一说法,可如果是让他们于夷地建国,这又怎么会是苛待呢?
只是陛下?
就在这时,吕留良听到一直沉默不语的陛下地说道。
“你们可知我大明有多少宗亲?”
第219章 藩王
大明有多少宗室?
至明朝末年有宗室十三万。当然,这些宗室不可能都是亲王。至于这些宗室待遇,同样也是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的。郡王以上,过得是富可敌国的生活。郡王以下,跟老百姓相比,也只是勉强生活罢了。
实际上大明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有封号的亲王一共有八十三位。其中,实封亲王六十三位,追封亲王二十位。截止到崇祯继位时,还剩下二十九位有封地的亲王。加上崇祯封的两名亲王,有亲王封号的人一共是三十一位。
在明末流寇起事的过程中,分封于各地宗室更是首当其中遭到了屠杀。张献忠陷了武昌府,楚王朱华奎全族2000多人杀的干干净净。流窜到四川之后,又将蜀王朱常浩全族屠杀。与其相比李自成也不逊色。在河南境内,洛阳的福王全族被其屠杀,开封的周王亦是如此,只有少数嫡系血脉成员生逃。在山西境内,代王、晋王两大藩王全族4000多人也被杀的只剩下了几个幸存者。
到了满清入寇之后,那些投降的宗室中,血脉偏远者或许还能留一条命,那些血脉与皇族接近的人基本上都被清军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