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页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更何况这里有二十万大军!

至于当初达素统领的十万大军……那早都过去了,现在八旗大兵又复见昨日的血勇了!

这不图海可不就是明证。

当然与底下的将士不同,身为皇帝的福临可不能将战局的胜负寄托在这些的鼓吹上。他比谁都清楚,图海这场胜利带着偶然性的——因为其对手不过只是楚军于山西新募的上万新军,能杀敌数千本就是不值一提的。

当然清楚这一点的并不只有福临一个人,此刻同在大帐之中的大臣奴才们对清军目前的处境也是心知肚明,对于楚军的情况也是有所了解。

“皇上,楚贼此次出太行者,大抵上都是其于山西招募的新兵,其中亦有前山西绿营者,至今虽然屡闻其陷城,但各地却仍不见其精锐,其精锐到底身在何处,尚是不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其锋芒所指必是京师!”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鳌拜的眉头紧锁着,作为议政大臣的他,当然知道,李子渊派出的三路大军之中,有虚有实,但是到底那一路为实呢?这才是他关心的,毕竟,所有人都知道,李子渊的东征最终目标是什么地方。

是京师!

毕竟对于李子渊来说,金世正是其直捣黄龙的黄龙府。

不过,尽管知道他们的目标,但是对于鳌拜来说。仍然无法从中判断出这三路明军之中到底有哪一路才是他们真正的主力。

如果无法判断出他们的阻力而贸然行事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就会陷入明军的圈套之中。

现在大秦国已经败不起了,尽管西安在长沙的洪承畴看似还是大清国的臣子,但谁都知道,现在他洪承畴同样也是在待价而沽,不过他倒不是在等待着谁出价更高。他是在那里等待着什么时候大明的皇帝会赦免他的罪过。

或许这才是红尘仇之所以到现在仍然还头戴红顶子的根本原因。如果现在大清国要是还有什么失误。估计别说是西南的洪承畴,吴三桂他们了,恐怕就连西北也保不住了。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如果不是因为陕西那边还有万余八旗兵。估计现在陕西恐怕都已经投降明贼了。

那些个汉人就没有一个可靠的!鳌拜在心里如此寻思,在他看来,即便是像洪承畴那样的人,当年投降也不过是被逼无奈。他洪承畴既然能够背叛大明。将来肯定就会背叛大清。

无论如何,现在都必须要小心,绝不能让明军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