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页

“我正要跟大掌柜说这事呢。傅总办上个月去了南京,在南京那边督办着开设江淮银行哪,这不军饷局不是要改成银行嘛,要在全江南开设分行,这不刚刚才回清河,估计回来的了还要向经略报告,最早也得明天晚上才有时间见大掌柜。”

方得财沉吟片刻,然后说道:

“好,明天晚上见也好。银子都打点好了?”

银子从来都是好东西,那些自以清廉的官员,同样也离不开银子,或许衙署里开出的俸禄不少,但是面对几千两,甚至上万两的银子,他们仍然显出其贪婪的一面。那位掌握着江淮银行的傅总办,同样也不例外。

宋掌柜连连点头说道:

“已经送进傅总办的府上了,不然他也不会答应见咱呀。”

因为傅山是经略使衙署中少有的几位北方官员,虽说他是山西人,可对于陕商来说,自然相结亲近一些,毕竟俗话说“晋陕一家”,在这个时候,他自然也就求到了傅山这里。求归求,这银子总是少不了,这是规矩。

第二天夜晚,傅山在府中花厅便装坐着,方得财一进门就给他行揖。

坐于椅上的傅山虚让了一让,然后看着方得财说道:

“起来起来,这晋陕本就是一家,都是本乡本土的,也不是什么外人。来人,给方掌柜看座!”

听其这么一说,方得财才站起来说道:

“总办,我们东家让小人代他向您请安。”

傅山淡淡一笑,然后说道。

“你说邱东家呀,说话话也有好些日子没见他了,上次见他,还是年前的事情。怎么样,他身子骨还硬朗?”

方得财连忙应承道。

“托您的福,东家身子还算硬朗。”

傅山抿了口茶,看着方得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