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苍沉吟片刻:“一会儿推迟放起落架,还有再试一次人工放起落架。”
由于起落架的释放会给飞机带来更多的阻力,现在油量本来就紧张,过早释放起落架会更多地消耗燃油,显然是不明智的。
原本在横滨机场复飞后检查油量时,当时粗略计算下来,飞机似乎是有些可能足够进行二次进近的。结果飞机越往成田机场飞,fc燃油预测的结果就越来越离谱。
这下徐苍才是想起来在起落架放下的情况下,fc的燃油预测并不准确。只得让机长去翻qrh中性能章节的起落架放下的性能表格。
这么一算下来,哪里还有什么二次进近?由于前起落架和右起落架一直收不上,带着起落架飞行显然比光洁形态下要多消耗燃油,搞得即便是一次进近的燃油储备都有些捉襟见肘。
就算是飞到成田机场都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还考虑所谓的二次进近?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复飞的话,众所周知复飞的起始爬升阶段是需要大推力,甚至满推力的。
在进近中,由于处于大部分的下降阶段,实际上平均推力是可以保持在一个相对低的水平的。可一旦复飞,那是油门接近拉满,油耗瞬间就会拔高,这样的大流量在燃油紧张时简直就是致命的。
因此,徐苍在让机长查阅完性能章节中的起落架放下部分后就抛弃了一切关于二次进近的幻想,心中就已然做好了水上迫降的准备。
或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徐苍之前在齐州近海海域做过一次水上迫降,不过那次用的是a320,情况自然是稍有不同的。
很快,成田机场给出了答复:“ana45,我们已经联系了海事部门,如果有消息,我们会立刻通知你们的。”
果不其然,不到某个必须要做出决断的时间,对于是否同意在东京湾迫降的问题,回避是最好的选择。不管怎么说,东京湾都是一座极其繁忙的港口,在其中泊停和游弋着大量船只。这样的水域如何适合让一架大型客机迫降的?
但是,正常情况下,官方也不好直接拒绝,就这么拖着。如果全日空45能安全落在成田机场,那这个选择就不用做了。
自然也不会因为这个选择而说出去的话而承担责任了。
徐苍怎么可能不晓得那些人的心思,但是他无所谓,只是随口应了一声。
此后,徐苍将飞机交予左座机长,他则是用内话呼叫了客舱乘务员,吩咐好接下来的事宜。
“大约十五分钟后,飞机将落地成田机场。现在因为起落架的缘故,飞机极大可能性会在跑道道面进行陆地迫降,你们听我们口令,注意下达防冲撞姿势指令。”
因为乘务长的身体状况很不好,现在是由头等舱乘务员负责统筹客舱指挥的。相较于之前有些慌乱的表现,经过情绪沉淀后,现在头等舱乘务员的情况好了不少。
“收到了。”头等舱乘务员立时说道。
徐苍顿了下:“撤离听我们口令。如果出现意外情况,驾驶舱无法发出撤离口令,你尽可能呼叫驾驶舱,如果三十秒无反应,由你自行判断是否撤离,明白了?”
不得不说,徐苍交代得已经相当清楚了,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出来一个身为副驾驶的青涩感,反倒是有着一种机长的稳重。
头等舱乘务员心中默默记下:“我知道了。”
“另外”说到这里,徐苍的语气已经有些凝重了:“如果飞机在成田机场拉起,我们不会二次进近,而是会选择在东京湾迫降。”
“东东京湾?”跟所有人初次听见这个决定时的反应一样,头等舱乘务员震惊得几乎要结巴了。水上迫降几乎就是撤离的最难的形式了,在应急演练时尤其如此。
“我没时间跟你解释为什么要在东京湾迫降,情况就是这样。只要我们在成田机场拉起,那就一定会去东京湾迫降。或许我们在那个时候无法及时提醒你们,你们尽可以依靠自己体感判断。飞机一拉起,即是从陆地迫降转为水上迫降的信号。”徐苍郑重道。
陆地迫降和水上迫降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要是准备不足,很容易在撤离时出大事的。但是,几乎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在成田机场拉起,那个时候基本就属于燃油油尽灯枯的地步了,驾驶舱很可能管不上客舱,下口令的时间都没有。
因此,徐苍必须趁着这个时间点将事情全部给头等舱乘务员说明白了。必要时,一切由乘务员自己来判断。
“趁着最后的时间,你们对两种迫降的撤离程序进行核对,分配好工作,尤其要确定好救生筏的位置。你知道救生筏在行李架哪里吧?”
头等舱乘务员心头一凛:“我知道的。那救生衣呢?”
“现在就穿,赶紧!”徐苍吩咐道。
一旦从成田拉起到迫降东京湾,期间时间间隔会很短,根本不够再穿上救生衣了,只能让乘客提前穿了。
“好的,我知道了。”头等舱乘务员重重地点了点头,算是有些代理乘务长的样子了。
徐苍心中回忆了下,似乎也没什么要交代的了,只是说了一句:“让我朋友接电话。”
很快,电话对面响起来夏疏月的声音:“哥,你叫我?”
“疏月,一会儿飞机迫降,你不允许参与撤离工作。听我的话,你就是乘客,一旦乘务员宣布撤离,你就随乘客一起撤离,听明白了吗?”徐苍的声音罕见地提高了几分,显得甚至有些严厉。
在这个时间,夏疏月是明事理的,没有再给徐苍增加什么负担的:“哥,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徐苍甚是欣慰,夏疏月有时候会有些小女孩的做派,但是在关键时刻,完全不黏黏糊糊的,这样徐苍更是喜欢。
挂了内部通话,徐苍摘下耳机,往旁边一扔,整个人都像是虚脱了似的。
“单轮落地,你有信心吗?”徐苍淡淡道。
提到这个问题,机长沉默了半晌,没有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他看得出来徐苍的状态很差,但是让他诚实来说,他的确是没有把握,信心严重不足。
徐苍右手握拳然后松开,再是握上,又是松开,如此反复。机长看不出来徐苍这个小动作是什么意思,但是本能性地有种不妙的感觉。
“你可以操纵吗?”机长小心地问道,要知道徐苍的右手可是握驾驶盘的手。
徐苍之所以要不断地握拳,那是他感觉自己抓握力好像远不如从前,这并非突如其来,无的放矢的,乃是因为失血过多,身子发虚引起的。
徐苍抚摸着驾驶盘,此情此景下,他也只能点了一下头:“我来操纵吧。”
“那油门呢?”
徐苍右手还好,可左手是受了伤的,掌心还包裹着厚厚的绷带,好像不太方便操纵油门。机长想着如果有必要,自己可以扮演徐苍的左手,由他来控制双发油门。
然而,徐苍却是摇了摇头:“不用了,我自己来。”
庆幸的是,油门杆只有前后两个行程。虽然可能会比较疼,但徐苍还是觉得自己配合自己比较保险。
“徐苍,我听说你在国内完成过一次水上迫降。要不要我们越过单轮落地,直接进行水上迫降?”机长问道。
徐苍在齐州近海完成水上迫降的名声还是传到了国外。不管怎么说,水上迫降都是一个极其惊艳的操作,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的。
甚至说,全日空的飞行部组织过对于徐苍齐州水上迫降的学习。
水上迫降是有一套程序的。但是,也仅仅是有一套程序,有程序不代表就能成功。水上迫降的入水角度和速度会直接影响存活率的。
但是,水无常形,谁敢保证每次入水的角度和速度是最合适的呢?
徐苍也不例外!
“你是觉得水上迫降比在跑道上陆上迫降来得更简单?”徐苍有些无奈。机长是没有经历过水上迫降,或许他也知道水上迫降很难,但是具体难度到什么地步就没有清晰的概念了,这种事情不亲身经历一下是很难有判断的。
机长的想法显得似乎有些单纯,他觉得徐苍之前做过一次水上迫降,有了经验,成功率应该会比较高的。鉴于他对单轮落地的无限恐惧,他从内心上希望直接跳过单轮落地,进展到徐苍更加熟练的水上迫降的。
徐苍这话让机长不知道怎么接,憋了小一会儿才是给出来一句话:“我只是感觉你有过成功经验。”
“有些经验是借鉴不了的。”徐苍叹了一口气:“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徐苍说着,指了指破裂的风挡:“这样的话,你还会觉得水上迫降是个好主意吗?”
机长呼吸一窒,他完全忘了风挡的事情了。确实,风挡破裂下,一旦水上迫降,巨量的水就会倒灌进驾驶舱,驾驶舱里的人会非常非常危险,一不小心就得溺亡。
“一旦选择了水上迫降,那我们真的是赌上自己的性命了。”
在徐苍看来,迫降东京湾在各种角度都算不得一个好的出路,只不过是在走投无路之下的垂死挣扎而已。
“我知道了。”机长颓然地低下头,情绪似乎又低落了几分。
他还是想得太简单了,对于未来危险的认知还是不够准确。现实的危机比他预料的要严重太多了。
驾驶舱也是有救生衣的,但是,充气之后的救生衣会严重影响到飞行员的操纵,因此徐苍和机长都不打算穿戴救生衣。
不过,在两人相互配合之下,机长倒是分出精力将两个救生衣给充气了。之后将充气好的救生衣各自放在两人一侧。如果水上迫降了,即便是没有时间穿戴上,直接抓着充气的救生衣至少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
而且,对于徐苍这么个不擅水性的人来说,这个充气的救生衣更是珍贵。
准备好一切,飞机先期还是由机长掌控,徐苍则是保存体力,在低高度后再将飞机的控制交给徐苍。
在这个时候,空域清空的好处是如此显而易见。自始至终,整个东京空域就全日空45航班一架飞机在飞,当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为了节省燃油,成田进近管制自然还是雷达引导至五边。此间操作倒是不难,机长在一开始不适应看地速和座舱高度表到适应一段时间后,已经可以比较娴熟地分配精力了。
成田机场没有下滑道不稳定的问题,因此进近管制是将飞机引导到差不多八海里的位置切入五边的。在徐苍的指挥下,在切入点三海里,飞机才开始从光洁构型下减速。
期间,徐苍右手把盘:“人工放起落架吧。”
这个时候是争分夺秒,此前为了尽可能节油,两人是推迟了放襟翼的,加上切入五边的长度也不算充裕,他的动作必须要快些,否则,速度可能就不好减了。
在做动作的时候,速度就已经减到襟翼五的一百八十节速度,自然是符合两百七十节的起落架释放速度限制。
确认速度没有问题,机长立刻解开安全带,将座椅往后一拉,身子往后探去。将入口地板的人工放起落架盖板打开,并且将前起落架和右起落架的人工放起落架手柄全部拉出。
在人工放起落架手柄拉出后,手柄拉至极限时上锁松开。按理说,这个时候前起落架和右起落架的红色指示灯都会亮了。
但是比较尴尬的是,前起落架和右起落架的红色指示灯本来就是亮的。
既然如此,机长也不管了。在最后一个人工放起落架手柄拉出后,立刻心中默数十五秒,接着毫不迟疑,将起落架手柄放下。
随着起落架手柄放下,机长立刻将目光放在起落架指示器上,心中吼着赶紧放下来啊。
然而,等了几秒,左起落架的绿灯已经亮起来了,可前起落架和右起落架还是之前的样子,只有红灯在亮。
机长一抬头,看了下后顶板上的备用起落架指示器,同样是左起落架绿灯亮了,其余两个没有一点儿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