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页

“其实日本的经济结构与澳大利亚才是互补。”施佩尔解释道,“澳大利亚出产的铁矿、羊毛、农产品等物资都是日本需要的,反倒我们有南美这条线,对澳洲产品需求不大,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三角贸易:日本需要澳大利亚的原材料——澳大利亚需要德国的高技术产品——德国需要日本提供的其他热带资源,当然,我们非要澳大利亚的原料也行,大不了就是运输成本高一点。”

“算了,先管南美吧。”霍夫曼定了基调,“南美是现在,澳洲是未来,不可弄错先后顺序。”

“英国人这里怎么办呢?”

“这个……”霍夫曼狡黠地一笑,“澳新的金融和民生服务由英国人负责包场,然后驻扎澳新的部队英国人可以占一半,我们和欧洲其他国家占一半,英国毕竟是日不落帝国,视野要开阔一些。”

“这?”凯特尔稍微一愣神就反应过来:英国在欧洲联合部队、舰队中人数不算多,如果他们要在澳洲占一半,就意味着必须减少在其他地区的投入,英国人还要在巴基斯坦维持15-20万兵力,加起来将是大不列颠今后沉重的负担——如果他们还要再去纽芬兰插一脚的话。

第159章 超级炸弹(2)

索马里沙漠里,一座高达30多米的铁塔已高高地竖立了起来,德国超级炸弹爆炸实验就将在这个架子上完成。为寻找合适的试验场地,德国科学家们煞费苦心,一开始试图在国内寻找一个偏僻角落进行试验,但德国地处欧洲中心,没什么沙漠,连荒无人烟的无人区几乎都找不到,施佩尔对此强烈反对。

后来提出在北海寻找试验点,包括扬马延岛、熊岛、挪威外海都列入过考察范围,但最后还是被排除了,因为这些地点都不大,试验一次或少数几次可以,今后多了就麻烦,而且德国将来还要测试聚变炸弹,让这几个岛随便沦陷掉太可惜了。

又有人提议用格陵兰岛,丹麦、冰岛公投加入德国后,格陵兰岛便是德国本土,不过这块冰雪覆盖的大陆用于试验并不是很理想,考察团看了又看最后还是放弃了。

最后统一思想,必须找一片沙漠,最接近欧洲且被德国所控制的沙漠有两块:一块在索马里,那里是德属东非的组成部分,一块在阿拉伯半岛的中东,那里是亚丁保护国的地盘。

虽然中东各项条件比索马里要好些,但看在石油的面子上,霍夫曼放过了这片热土,最后确定放在索马里。除了索马里,德国关于火箭和导弹的第二个研发基地设在了马达加斯加这个非洲共和国的领地上,算是一条线上的设施,可以提供联合补给。索马里靠近非洲之角,那里目前所有的地盘几乎全被德国控制着,能有效避开他国监控的耳目。

霍夫曼很清楚,等到今后核试验次数多了,有经验积累且计算机变得发达后,核试验完全可全部转入地下甚至用计算机进行模拟,那时候哪怕德国再将试验基地搬回本土也来得及,不过现在在海外建设基地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正好也可以夹杂在德属东非、非洲共和国建设中而掩人耳目。

德国完成xxx级潜艇建设后进行试验就用了马达加斯加附近海域,v6导弹从上浮的潜艇起飞,一直打到索马里沙漠,飞行距离正好2500公里。从4月到7月,8次试验有6次获得成功,最后4次全部成功,哪怕试验不成功的导弹也在海上坠毁,堪称完美!

浮航发射获得成功后,接下来的科目是两条分叉:一条是将缩小后的超级炸弹装进弹头,另一条是火箭潜射。这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科目,不过霍夫曼没给予科学家们太大压力,德意志在这个领域遥遥领先——根据南美方面的情报,美国在巴拿马一线投入使用的火箭性能甚至还不如德国3年前的v2火箭水平,连德国转让给法国技术后让法国人制造出来的山寨品都比美国货性能强。

对这一点,法国科研人员是心知肚明的,他们不但去巴拿马看过美国导弹的性能情况,还偷偷摸摸跑去巴西,利用德国军事基地对累西腓外发射火箭检验性能——李奇微所部经常遭到莫名其妙的火箭袭击,除了一小部分是德国原版,其他全是法国李鬼,可爱的法国人为了防止露馅,在弹体上清一色地刷上德文标识,还煞有其事地连续编号,唯恐美国人不知道这是德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