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页

“陛下春秋鼎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维新以来,尚无先例……”

“所以有改革派、有保守派,谁挡在改革之前,谁就是改革之敌!”

“堀君……”一旁的山本五十六实在听不下去,“慎言啊……你现在地位功绩,已是前所未有,即便不急流勇退,也要考虑身后名。”

“山本君,我现在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只求大道,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伊藤整一肃然起敬:“愿随长官建功立业。”

“堀君,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山本五十六却一边摇头叹息,一边告辞了。

“山本君他?”小畑敏四郎有些疑惑,山本和堀悌吉显然不是同一个想法,堀悌吉为什么还要找山本商议?

“没关系,他的话不要放在心上。”堀悌吉仿佛看出了小畑敏四郎的困惑,“现在是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争取最大多数人的同意,如果我连山本君都不能团结,我还能团结谁?再说,事态并没有恶化到这一步,我只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而已,陛下也好、山本君也好,都没有明确反对改革,他们或是担心步骤太急、步子太快,或是认为部分条款不妥,我也没说我的想法全部是对的,也存在摸索、改进、讨论的空间,但有一点不容讨价还价——这些都是改革中的问题,可以一个个解决,不能以这些困难和不足为借口拒绝改革!”

还有一点堀悌吉没有明确说出口:他定的策略都是后发制人的,他只说要改革,也提出了明确纲领,但并不是说这种纲领是不能变通的,更没有把纲领完整公布过,如果有人愿意跳出来,他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显示决心。

皇族分封也好,行废立之事也好,都是一种假设——谁要是完全当真,谁就是天底下最蠢的傻瓜。

众人退走之后,松田千秋禀告了秘密消息:“听说木户大臣在各财阀之间奔走,要求他们收敛行为,配合中枢,不要与您捣乱,还表明这是陛下的意思,要相忍为国。据说财阀们多有不满,但最终还是决定服从上谕。”

堀悌吉微微一笑:“这是正话反说,有点意思,有点意思……”

“您打算怎么办?”

“明天海军省会上提案,提请削减军费……海军先行!然后公布第二批军功授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