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页

226兵变中,为了拉虎皮做大旗,维新部队喊出了“秩父宫是我们的首领”这句话,一度还表示要拥立雍仁,实际上他事先根本与这些部队没有合谋,顶多就是会见过一些皇道派人物而已,但就是因为这些捕风捉影的传闻,最终让裕仁甚为忌惮,一直严格约束雍仁,差点就要上升到软禁的份上。

“殿下,当然有关系,难道高松宫殿下没有说么?”

“说什么?”

“堀君的改革有一条,要强化皇室对帝国征服版图的控制力,他觉得由您出任印度总督是极好的……”

这句话当场把雍仁震得从地上跳起来!他眼睛赤红,死死盯着小畑敏四郎,用颤抖的声音问道:“尔等欲打内战乎?”

“殿下何出此言?难道您会反对陛下?”

“不行不行,我不能这么干,干了我就是千古罪人……”

“您别着急,我话还没有说完,高松宫殿下可出任南洋总督,等三笠宫殿下年岁更长一些,出任南太平洋总督也未尝不可。”

不听这些还好,雍仁一听更慌了:“分封?这更是祸乱之源,历代分封哪个有好下场的……”

“如果不分封,这些地盘就保不住了。”小畑敏四郎叹了口气,“殿下是明白人,我也不藏着掖着说话,目前陆军藩镇态势已成,靠换人、靠换兵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都会考虑自身利益,军人也是人,也有心腹,也有手下,也有一摊子利益,唯独皇族总还算一家人,代天子牧守一方最为合适,陛下信不过他手下大将,难道还信不过自己手足兄弟么?”

这句话雍仁无力反驳,难道他能说皇族也有野心,也盯着东京这个帝位?那岂不是不打自招?所以只能沉默以对。

“堀枢密在改革中明确提出要削弱皇室影响力,今后皇族中将退役,不能担任首相,可皇室成员这么多,军不能管,首相不能做,自然也要安排合适去处,去地方镇守是不错安排。”小畑敏四郎娓娓道来,“帝国版图现在这么大,如果都当成本土对待,光靠东京发号施令根本管不过来,分而治之是最恰当、最实际的选择,才能保持长治久安;倘若将其当成是殖民地一般对待,要不了几年就会因为当地心怀怨恨而分崩离析,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不就是这么一回事么?堀君为避免这个下场,奠定帝国万世基业,设计了一套特殊朝贡体系,诸皇族分封之地就是特殊朝贡的体现,只有皇族坐镇当地,才能震服四夷。”

雍仁叹了口气:“您知道的,中国自汉代分封以来,皇室下场一直不太好,汉代有七国之乱,晋代有八王之乱……”

“殿下顾虑没错,但殿下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历代分封,都是裂中国之土而行封建,故宗室怀有不臣野望,一旦枝干强弱逆转就有大变;日本分封,是裂非日本之本土而行封建,若殿下出任印度总督,您所能依靠的还是本土派遣之兵,这些官兵基业在本土、家眷在本土,如何肯为殿下取东京之大位?殿下要将印度实力纳为己用,至少要将治地本土化,至少要引入本土子民巩固之,这就是个漫长过程……不怕殿下有雄心,就怕殿下没雄心。”

小畑敏四郎说的很隐晦,但雍仁马上听明白了:分封到印度后,只有先把印度发展起来,让印度上下日本化他才可能有机会对抗本土,如果印度始终是殖民地或委任统治地,是不可能支持他这种野心的。

“倘若这一切成真……岂不是……岂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