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页

综合而言,同盟三国飞机产量月产量近12万架月,轴心四国是1万架月出头,彼此剔除4发重型飞机后,轴心飞机生产数量甚至还略多于盟军。

德国和美国虽然不可能精确地拿到对方的数字,但从彼此交手过程中就可以知道对方实力——德国能在东线大规模作战的同时还能让本土航空队持续压制英伦南部航空力量,甚至连挪威方向的航空队飞机数量都膨胀到1500多架的水平,实力如何可想而知。

基于种种考虑,李海上将极力反对出动舰队,甚至获得了马歇尔的谅解和金上将的附和:冰岛上是有3个师,可南美有8个师呢,如果为了冰岛把剩下不多的海军力量都搭进去,南美怎么办?至于冰岛,应该让英国人出动空军去进行掩护——丢了冰岛,美利坚大不了损失3个师,但英国就全完蛋了,难道不应使出全部力量抗争一番么?

持有这种观念的人物已选择性地遗忘了英国高等级航空燃油储备不多的情况,更忽略了英国不愿意继续打下去的可能,尼米茨的大声疾呼固然让他们意识到问题严重,但究竟怎么办毫无头绪。

杜鲁门总结道:“这也要救,那也想救,最终全管不过来。先生们,现在我们要正视自身力量不足的情况,别说没有攻略福克兰群岛和亚速尔的实力,就连冰岛也很可能保不住,向注定要失败的地方投放力量不是明智行为。”

话这么说没错,尼米茨也完全能理解,甚至放以前还会认为是明智——这才是谨慎使用力量的应对办法,可一想到坎宁安和他分开时的场景,他就觉得这种话他说不出口。

这种微妙情绪下,参联会众人拒绝了尼米茨的请求,由杜鲁门发出拒绝援救的电报。

只可惜,没过多久,冰岛遭遇空袭的情报就传来了……

第111章 围(6)

电报是冰岛驻军司令沃尔特·史密斯中将发来的,内容不长,但透露的消息却让所有人都坐不住。

参联会原认为冰岛方向有400多架飞机,英国人不管情愿不情愿,至少可出1000架以上飞机,应付德国舰队进攻绰绰有余,即便交换比差一点,打算3架换1架,这场冰岛战役也能打很久——未尝不是一个挫败德军锐气的机会。

但挪威航空队的空袭直接打碎了这个迷梦!

由上千架ju-188、ar-234和ta-152组成的空袭编队充分总结并发扬了英伦空袭中的高举高打战术,无视美军战斗机拦截,呼啸着往预定目标投掷hs-393和冰雹弹,重点攻击美军机场、雷达站、油库、附属设施(比如探照灯)等地。

部署在冰岛的美国陆航算是冰岛守军中战备等级最高、军事纪律最好的部队,也明白高举高打战术下派战斗机盲目爬升是不利的战术,要求战斗机尽可能守在中空等待德国机群下降高度。但战术是一天天变化的,这次德国用hs-393进行精确攻击,用冰雹进行反辐射攻击就用不着费力下降高度,等在中空只能白等,眼睁睁看着机场设施、库区、来不及起飞的轰炸机被炸毁。

少数按耐不住扑上去的美军飞行员又被德军飞行员揍了下来——-47和-51的高空作战能力与ta-152相差不算太大,但双方飞行员经验差得太多,美军飞行员很多是第一次经历大规模战事,应变能力和作战经验缺乏,数量又少,他们面对的对手都是在过去几年中西线屡屡抗击战略空袭的老鸟,一边倒的战果毫不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