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刚说了一句就被石原莞尔打断:“别胡说,那是美国船。”
“对对,是美国船!”参谋一边擦汗,一边道,“听说他没有通过军令部就调动了舰队,还和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王殿下吵了一架,后者被气得住院了,堀大将自己又不肯辞职,为给苏方一个交代,陛下不得已下了这份诏书,让他专任军事参议官,堀大将估计会奉诏……”
“请殿下给山本海相打电话吧,到底怎么回事,海军怎么就闹成这样了呢?”
东久迩宫稔彦王拿起电话对山本就是一顿抱怨:“你们这是闹哪样啊……现在是打仗哇!大家要精诚团结啊……陆军现在都不和海军吵了,怎么海军自己和自己吵起来了?堀悌吉大将大胜归来,你们怎么把他职务撸掉了?别用军事参议官这种名头搪塞我,那是养老用的!”
山本五十六苦笑:“殿下,我也不想啊,要不您劝劝军令部总长殿下辞职或劝陛下收回成命?”
“我……算了。”东久迩宫稔彦王一想起当初裕仁交代的皇族军令,本能地反对,“我怎么敢把手伸到海军来,我活得不耐烦了啊……不过,那些物资得分我们一部分,不能好处你们拿,包袱我们背,苏军正在进攻关东军,前线需要援助。”
“堀悌吉早就和梅津大将说好了,您直接问关东军吧。”
“胡闹!”东久迩宫稔彦王放下电话就是一顿评价,然后又道,“梅津这小子够诡,不声不响和舰队勾连上了,不行,我得问清楚。”
半小时后电报传来,梅津很坦率地说了内幕,滑头地表示关东军是“被动卷入”,并表示海军大概会给一半物资25-28万吨左右,海军正押运着船只前来,陆航侦查后发现所言不虚。
石原莞尔盯着地图想了想:“不要去关东州上岸了,直接去朝鲜登陆然后用铁路输送到满洲。告诉梅津,给他20万吨,给朝鲜军留5-8万吨,另外他要的增援和物资也不给他,让他立足自身力量打退苏军骚扰,决不许北进,这种事下不为例!”
“下不为例?”东久迩宫稔彦王笑了起来,“你倒是好说话。”
“木已成舟,再说我们拿了这么多便宜,当然只能轻拿轻放,难道也学军令部把关东军弄乱,满洲还要不要了?”石原莞尔诚恳地说道,“殿下,咱们对一线要稍微宽容一点,只要不违背战略和整体方向,能深切执行大本营指示,有利益要尽可能帮他们争取。堀悌吉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给手下人发钱、发汽车、发东西,图什么?这咱们学不了,其他方面可以松一松。”
“是的,是的。”东久迩宫稔彦王照例又是口头禅,“很好,很好,你说的我都同意,就按你的意见办。不过,凭关东军的力量够么?别又像诺门罕那样吃了亏还不敢往东京报。”
“不会,这次苏军占不了便宜,除非他们东线不要了。”石原莞尔宽慰他,“欧洲战事激烈,苏军节节败退,堀悌吉大将也是看准了时机打俄国人的秋风;何况满洲国防线经营多年,虎头要塞更是重中之重,怎么可能挡不住?不过有一点无论如何要保证,不能北进、事态绝不允许扩大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一点您和梅津司令官要交代清楚。”
东久迩宫稔彦王点头:“当然,我会给他去电报,让他不要昏头。”
收到参谋本部的电报,特别是看到“下不为例”和“分给朝鲜军5-8万吨”的字眼后,梅津美治郎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石原次长果然是明白人,甚好,甚好!关东军坚决服从殿下的英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