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页

众人一通大笑,自从开始装备突击者后,部队对3号突击炮的需求开始下降,所以元首也懒得管。听到霍夫曼对这些技术和装备放行,施佩尔的笑容更甚:“除这批改建航母外,我们新建的云龙改和大凤改在未来也会逐渐完工,其他的辅助军舰也会同步供应,海军未来绝对会拥有比现在多得多的航母和飞机,不过我有个要求,这次从纽芬兰岛运回的物资,除满足亚速尔的需求和现成的军事装备外,其余船只、原材料、燃料和其他物资都需由军备部统一调度。”

到最后施佩尔终于把要求亮明了,众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光着100艘货轮就足够让军备部吃得满当当了。

霍夫曼豪迈地一挥手:“可以,如果日本人下一步要和我们谈条件,甚至可以考虑把部分不要的美国装备也放在清单上——这都是捡来的嘛……”

“既然元首发话,接下去的事就好办多了,意大利人要求的新装备和新技术不用全给,我会慢慢控制逐步输出,反正他们一下子也消化不了那么多。我倒希望海军能再拼掉美国人1-2艘舰队航母,哪怕1:1的比例都行。因为这样一来无论马岛还是亚速尔方向都能固若金汤,等3月份亚速尔的防空塔工程和地堡工事全面完工后,呵呵,美国人来10艘航母和10个师恐怕都不管用……至于马岛方面,如果继续能保持南美的航运输出,国内的粮食和原材料供应就会更有保障,也能提供更多装备。”

施佩尔这话可不算是吹牛,总动员已执行一年多了,所有重要装备的产量一直是在往上走,连拐头的迹象都没有,所有人都不敢说未来的天花板在那里,施佩尔认为如果原料供应的上,产量巅峰期会在1945年下半年出现并维持2-3年。更难得的是,由于施佩尔组织得力再加东方政策的有力实施,德国国内目前一片欣欣向荣,粮食和各类必需品丝毫不缺,连带西欧各国也得到了实惠,再加上英美战略空袭的停止,整个欧洲大陆迅速恢复到了理想中的社会状态:工厂开足马力生产、社会失业近乎绝迹、物资供应虽谈不上应有尽有,保障基本需求毫无问题,除民用燃油供应依然紧缺外,大部分人特别是中下阶层的日子过得比以前更好、更充实。

在这种背景下,比利时雷克斯党的拥护者持续增长,一个普通民众在采访中表示:……我不懂国社主义或自由主义到底哪个好,也不明白元首和美国总统哪个更伟大,但如果目前过的这种日子算国社主义的话,我会投他们的票——政治上严肃和紧张一点没什么,至少大家不用自由地挨饿和恐惧失业……至于犹太人,他们不是去非洲建国了么?元首还送了他们一个大铜矿,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等收到舰队发来的下一步作战设想后,众人都纷纷点头,小泽的三种设想无论哪一种都比较有利也比较具有可行性,众人的担忧消失了。

夜间时分,柏林回复同意的电文发到齐柏林号上,马沙尔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随后就找了攻击群指挥官弗兰克谈话:“明天你又要率队发起进攻……记住我的话,不要顾及后方损失,心态也不要发生变化,尽可能让更多人活着回来!”

“是,长官!但我看小泽长官似乎有些……”由于小泽指挥舰队有方,权威形象一早就树立了起来,虽然是外国人的身份,但在中级军官中威信是很高的,所以弗兰克有些紧张。

“你不要计较他的态度,他对你个人没有恶意,只是更想成功罢了。日本人都不太把人命当回事,但你务必要保住部下,这是我在百慕大陆战队身上吃过亏之后得出的最重要的经验。飞机、军舰、坦克都可以造,元首现在握有全欧洲的工业力量和资源,将来要什么装备没有?可能打仗的日耳曼男人死一个就少一个,不管谁都变不出来。”

马沙尔语重心长交代道:“今天夜里陆战队已逐步安排撤退,魏斯将军特意打了电报来,装备什么的他都无所谓,关键要把人保住,这5个营都是久经战火考验后得到的精锐,随便回去招点新兵整合后就能重新拉起一个完整的陆战旅。加拿大人、美国人、俄国人的陆军战斗力你都见识过,几倍于我们还打不过,是他们特别笨一点么?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没经验,必须付出血的代价才能学会战争。如果这些老兵都打光了,将来我们也会沦落到如此悲惨的地步,日本飞行员队伍的情况你都见识过,除了最拔尖的那一批,后面根本就是训练兵,不堪大用的……所以,于公于私,飞行员都不要选择死战!”

弗兰克点点头表示懂了,他很感激马沙尔在战前和他说这些:见识了今天舰队的损失后,飞行员们普遍兴致不高,认为自己没完成任务,他迫切需要给他们减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12月3日的天还没亮,双方已派出了无数的战斗机、侦察机、轰炸机和运输机,轴心和同盟两支舰队正按照各自根据战场情况拟定的作战计划进行机动,而马修·李奇微和他的101空降师正在飞往纽芬兰岛的途中。

第050章 李奇微来了(2)

哈特曼是典型的幸运儿,昨天下午他依靠逆天般的勇气和技术在4架f6f追击下虎口脱险,最终成功抵达纽芬兰岛。地勤经过检查,发现这架涂满击落标志的bf-219c座驾不但有多处机枪孔眼,整体结构已弱不禁风,而且因他多次执行大范围机动,燃油消耗很大,油箱里剩余燃油顶多还能支持飞机再飞15分钟。经过提醒,哈特曼这才想起来自己的燃油表似乎坏了,战事激烈时他可一点都没注意到油料消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