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我军战列舰总吨位目前大约30万吨出头,姑且按30万吨算,根据20年前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计算,我方当初认为拥有对美7成左右战列舰吨位可确保安全,因此美军战列舰吨位若在43万吨内,我方将比较安全。直至今日,因联合舰队作战有方,美军实际拥有战列舰大约是衣阿华级3-4艘,南达科他级2-3艘,科罗拉多级(西弗吉尼亚)1艘,另还有老旧战列舰2-3艘。衣阿华级具体数据不详,预计吨位数不超过5万吨,南达科他级不到4万,即便全部按上限计算,也不足40万吨——十分安全。

即便考虑将英国皇家海军目前的乔治五世级、伊丽莎白女王级老战列舰加入,英美战列舰总吨位数也就是50万吨出头。可诸位不要忘了,德意盟国目前拥有维内托级战列舰4艘,提尔匹茨号、黎塞留号、沙恩霍斯特级2艘和意大利老旧战列舰等一批战列舰,总吨位也超过40万吨,即便英美在未来2-3年内继续补充20-30万吨战列舰,总体数量双方也大体持平,更不必说轴心各方还占有显著的性能优势。

长官认为:既然当初我们坚持对美7成论,现在英美只有轴心总体战力7成,哪怕再过2-3年了不起也就是个平手,这难道还不算巨大的战略优势?所以根本不必要浪费精力和物资建设战列舰。”

松田千秋口才很好,再加上长期知名的美国通,说出来的话逻辑清晰、颇有条理,让众人十分信服。大家仔细盘算后发现事实确实如此,联合舰队和南洋守岛部队用自杀武器干掉了不少英美战列舰,哪怕在自身损失一批战列舰后,总吨位对比上不但没劣势,相反隐隐约约还压英美一头,这真是豪气啊,战前再借两个胆都不敢想这么美妙的结果。

一般军官只沉醉于现有的战列舰优势,但熟知海军内部高层斗争的山本五十六却向伏见宫博恭王投去意味深长的一瞥,而后者眼看就要气急败坏站起来发飙了。

松田千秋这番话表面是在说战列舰,其实是为了替10年前的“大角人事”翻案,大庭广众之下再提起什么对美七成论在伏见宫看来简直是削他的面子,更是堀悌吉借机公然报复。

20年前华盛顿军备条约谈判时,日本海军内部争论激烈,立场区分为舰队派和条约派,前者坚持对美7成,后者认为对美6成也可接受,应尽可能妥协以争取时间。伏见宫博恭王是舰队派的总后台,强硬要求“对美七成”,否则宁可谈判破裂也在所不惜。争论一直延续了10年,直到1933年双方还争论不休。

大角岑生是时任海军大臣,他最初是条约派,后来在压力下倒向舰队派。但再是舰队派,作为海军大臣的他在面对舰队派的领袖、军令部次长高桥三吉海军中将要求战时需将海军省的部份权力在和平时期也转移给军令部时的要求极为不满。海军省与军令部的协商谈判从最初的课长级的对骂合战,上升至局长部长与次官次长之间的激烈论争,然后延伸为大臣与军令部长之间的争论,最后演变成大角岑生与伏见宫博恭王之间的博弈,最终伏见宫利用皇族身份和超然地位压倒了大角岑生。

这还不算,伏见宫为彻底打倒条约派,还要求将可能妨害到未来扩军路线的将官全部放逐,大角岑生不得不将条约派骨干——包括谷口尚真、山梨胜之进海军大将,以及担任过海军次官、军务局长的寺岛健、堀悌吉、左近司政三等海军中将、军事普及部部长坂野常善海军中将全部解除职务并转入预备役,唯独漏了当时还是少将的山本五十六(在大角人事后才晋升中将)。

第053章 野望(11)

经大角人事,舰队派彻底压倒了条约派,只是时代在不断进步,政治力量永远跟不上时代步伐。条约派率先转型成为航空派并团结在米内光政、山本五十六麾下,舰队派依然顽固地坚持巨舰大炮思想,这才有了大和与武藏,但没想到航空派在珍珠港战役中用新战术展示了威风,又在中途岛战役铩羽而归,两次战役中视为国宝的战列舰基本没派上用场,用实地结果狠狠打了舰队派的耳光。

最后万万没想到的是,堀悌吉这个大角人事中已被放逐,只差踏上一只脚让其永世不得翻身的家伙居然再度奋起,在山本五十六的保举下不但从预备役一跃而成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还战果累累,打出了日本第一名将的名声,光打赢还不算,还带着联合舰队和军令部顶着干——从来只有联合舰队和海军省顶着干,没听说和娘家人军令部顶着干的,一边顶一边赢,把军令部闹得灰头土脸。

更让伏见宫博恭王恼火的是,外界最近传言日盛,谓堀悌吉才是东乡元帅看好的日本战时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如果没大角人事这一出,他早就当上了联合舰队司令(堀悌吉和山本同期毕业,但排位比山本高),“假如当初就是堀悌吉指挥联合舰队,说不定就没有中途岛战役的大失败,日本形势现在更要好得多,别说印度,说不定连澳新都吃下来了!你看,是军神总会闪光!”

这当然是谣言,东乡元帅自己就是舰队派,怎么可能看上条约派的堀悌吉?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堀悌吉是日本军神,山本五十六保举堀悌吉有功,有识人之明,可见当初打倒堀悌吉是打倒错了,谁该为此负责呢?——打大角岑生这只死老虎显然没什么意思,况且幕后真凶也不是大角,而是当初主持放逐条约派的伏见宫博恭王。

在伏见宫的潜意识里,堀悌吉对其不理不睬的根本原因不是具体策略或意见,而是无时无刻不在等待时机,希望报大角人事的一箭之仇的缘故,这才是他千方百计要削弱、诋毁甚至罢免堀悌吉的原因所在。除这个深层次的政治原因,军令也好、舰队派与航空派的分歧也好、指挥独断也好,都只是表象——难道舰队派就不能大造航母?笑话!

现在松田千秋一口一个对美七成,话里话外无不在嘲笑当初舰队派的短视与偏见,资历浅的军官听不出来,像井上成美、草鹿任一这层次的资深军官怎么会不懂?看到航空派的人物在暗暗偷笑,被掀了老底的伏见宫博恭王如何不恼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