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页

不过德军对英美的战略空运暂时找不到更好的应对办法,随着“霸王”战役的准备工作全面推进,战略空运进入了饱和阶段,成千上万的英国工人、陆军、海军、飞行员从英伦抵达美国参加备战,或是接收装备展开训练,或是投入对美军的针对性培训,或是投入轰轰烈烈的大生产。

在东海岸各大船厂,工人们根本停不下来,发疯一样地赶工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建造速度不断被刷新,有关工期几乎每小时更新一次,监理方也悄悄放松了工程质量要求,对不是原则性、决定性的瑕疵都予以放过。他们以为是上头为了追求数量而暂时降低了质量标准,却根本不明白在金上将和特纳的心目中,这些价值上千万美元的护航航母不过是霸王战役的廉价耗损品罢了——注定要沉没的军舰过多关注质量根本毫无必要。

为这50艘航母配套的舰载机飞行员训练也在飞速进行,在增加了大量英国飞行员后,熟练人手依然非常不足,那些刚取得合格起降证书的菜鸟飞行员也都被塞入了护航队列,给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务必确保掌握起飞和作战要领,能从护航航母上起飞并参与作战。

有个叫乔治·布什的新手飞行员问道:“长官,作战完要降落怎么办?这么多航母和飞机,到时候未必找得到回家的路。”

“如果你有把握,随便找一艘航母降落——只要是盟军航母就行。”

“如果没把握呢?降落在这么小的地方总感觉很吃力。”

长官耸了耸肩:“那就跳伞,希望有驱逐舰正好把你捞起来……”

华盛顿在战争天平上不断增加砝码,试图为自己赢得胜利,保障霸王行动的力量和物资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在珍珠港休整的尼米兹发现他陷入了两难:从作战要求和态势来看,他应该去对付堀悌吉的联合舰队主力;但从国内的要求来看,他更应谨慎从事。金上将专门给他打了电报,虽然没有一句“保船第一”的话语,但字里行间的暗示他是看得懂的:一旦亚速尔方向遭遇重挫,太平洋舰队就是美国海军唯一的翻身指望,他希望尼米茨要管住哈尔西,不可孟浪。

实际上哈尔西大大咧咧的鲁莽性格只是假象,这家伙比谁都奸滑,谁要是信了他嘴上胡扯的那些话保证被忽悠得找不着北——就是他建议尼米茨慎重,等待从合恩角支援而来的兰利号轻型航母(独立级)与舰队主力汇合。

由于澳洲方向一直在通报联合舰队拥有5-6艘航空母舰,被情报骗了的尼米茨综合自身实力、金上将的暗示和哈尔西的建议,最终下了决定,暂时不出击迎战,等待国内增援力量到来汇合后再说。

他却不知道,此时堀悌吉也在等待角田手下的2艘轻型航母归队。

第004章 抉择(4)

尼米茨权衡再三,最后决定还是要和联合舰队斗上一斗,因为日军对澳新袭扰太过于严重,已压过了塔拉瓦战役的影响,如果太平洋舰队一直避战不出,那今后就更不用打了。

对金上将的暗示他是反过来理解的:假设亚速尔战役打赢了,那太平洋舰队无论胜负都无所谓;假设亚速尔战役打输了,那太平洋舰队更要出面打一仗——如果不打,亚速尔又输了,只怕太平洋舰队将来会彻底沦为存在舰队。

至于海战打输澳新会沦陷的可能他是不相信的,上面几十万澳新官兵和美国陆军拿日本海军没什么办法,难道还对付不了日本陆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