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美国的底蕴还是够深厚,本钱也够多,本着质量不行数量凑的原则,加大了后备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数量,寄希望于优胜劣汰让尖子自行涌现出来。斯普鲁恩斯就建议新飞行员先到护航航母上服役,表现优异之后进一步吸收进舰队航母,通过层层筛选从中选拔优秀苗子,这样一来舰队飞行员是有保证了,但护航航母上飞行员素质就要差一些,这次之所以德国舰队能轻轻松松摧毁一个船队,就在于护航航母上美军飞行员实力不济。
为摸清德、日主力舰载机性能,美国绞尽脑汁、花大血本从苏联搜罗了3架he-218轰炸机(由东线战场上被击落的多架飞机拼凑而成,还附带一批零散配件),千方百计通过远东航线运回美国,并给这些陆基版的俯冲轰炸机安装上美国自己的降落设备。在陆地机场测试时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对其各项性能、缺点都进行了研究,所有人都承认这是架好飞机。
美国人甚至忍不住动了设计一款使用液冷发动机俯冲轰炸机的脑筋,即便美国海军一直不喜欢液冷发动机飞机上舰,认为维护太麻烦,也不得不承认与he-218比较起来,sbd除了更坚固一些、航程稍远外其他指标全是渣。
可刚刚有这个念头,很快就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表现优异的he-218在航母上起降完全是个灾难,结果直接令人抓狂,10多个优秀飞行员试飞过程中接二连三地在降落中摔了飞机,一次两次还有办法修复,后面摔得狠了就再也修复不了,只有一架成了光杆司令赶紧拉回去重新在陆地机场上测试研究。
没人说德日飞行员可怜,必须驾驶这种“不成熟”的飞机作战,大家只觉得后怕——说明敌军飞行员的素质和水平远远超过自己。而且他们还知道德国方面是从空军直接抓俯冲轰炸机飞行员上舰充当舰载机飞行员的,是有装备基础的,美国海军现在就是想从陆军抓人,也抓不到任何可用的俯冲轰炸飞行员,最后只能悻悻然作罢。
第166章 夏日惊雷(4)
唯一通报部队的结果是说he-218的缺点是火力较弱,建议从后半球持续跟进攻击,但这结论发到战斗机部队却被指挥官撕得粉碎,骂了一句:“白痴!”
仔细想想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he-218火力固然不强,但速度奇快,很多时候f6f都跟不上对方,对头截击还能打上一阵,在后面追击只能吃灰,那里谈得上持续跟进攻击?
这虽然无聊,但还不算离谱,最狗血的是有关对bf-219的分析:去年7月美军在阿库坦岛上获得了一架完整的零式战斗机,航空专家如获至宝,紧急送回国研究,结论很让人欣慰:生存力孱弱、俯冲不行、右滚装有缺陷,然后信心十足地认为新推出的f6f和使用萨奇剪刀战术的f4f足以压倒。然后又在瓜岛战役中弄清了零战32型并不是新机型,只是零战的一种改型,因此对基于零战32型改进的bf-219就没注意分析,也没向俄国人一并索要有关bf-219的残骸——有关方面认为不能再让俄国人勒索一次。
事实结果是航母舰载机交战中,那些f4f和f6f直接被教育了,所谓的缺点在bf-219改进型上几乎都不存在,当被咬住的飞行员信心十足按上级传授的办法试图摆脱追杀时,没想到敌人用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机动性予以了报复。这种震撼在使用萨奇剪刀战术时表现得尤其明显,当美军飞行员好不容易憋出大招,想用萨奇剪刀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结果却被bf-219直接以更快的速度小半径内切就破掉了,f4f们被打成一地鸡毛。
最后得出结论,德国产零战和日本产零战是两回事,原来分析基本无效,得再花一次钱问俄国人要在东线战场上被击落的陆基版bf-219。
为在飞机性能上重新占据上风,海军部已紧急行动起来:
一是命令格鲁曼公司加大力度:要求他们不但抓紧f6f的改进,同时又要研究更新、更好的一代。该公司立即将后代机型f8f的设计提上议事日程,根据作战经验和思路,f8f将与f6f沿用相同的发动机,但气动外形进行优化设计和轻量化改造,准备学习日、德思路,用轻型机体获得更优异的气动性能。
二是要求开发sbd俯冲轰炸机的道格拉斯公司展开新飞机研究,准备装备液冷发动机的新一代俯冲轰炸机,发动机型号也随之确定——使用与陆军-51战斗机一样的英国罗-罗公司灰背隼液冷发动机,除在速度、航程上提出比he-218更高的设计要求外,还着重强调新飞机必须有利于航母起降;
三是联合陆军和英国方面,疯一样地投入流星式喷气飞机的研发,海军甚至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喷气式舰载战斗机和攻击机的招标要求。
斯普鲁恩斯笑着对坎宁安说:“这样也好,说明敌人也对与我们交战心存顾虑,没了联合舰队帮忙,德国海军还不敢大模大样和我们交手,只敢偷偷摸摸来打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