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页

“让巴格拉米扬去固守鲍里索格列布斯克呢?”

“很可能变成第二个坦波夫包围圈。”

“那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

“让巴格拉米扬把部队撤下来固守巴拉绍夫,在中央战场建立一道新的防线。另外,坦波夫包围圈恐怕不能再去解救了,那只会白白折损力量,影响对莫斯科的防御。”

听筒里沉默了半天,华西列夫斯基听得十分真切,那儿只有抽风似的倒吸冷气地声音。

“这做能打退敌军进攻?”

“很难,但能初步建立一道比较可靠的防线,我们现在解决不了问题,只能遏制问题扩大。”

“那应该怎么解决问题?”

“我能说实话么?”

“您可以用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说实话。”

“我觉得,可以考虑和德军接洽停战谈判的事了。”朱可夫也豁出去了,“不管能不能成功,至少能为部队赢得一丝喘息机会。”

“这不是您该考虑的问题,这是我的问题!让巴格拉米扬立即后退组建可靠防线……”也不等朱可夫再说什么,电话“咔嚓”一声挂断了。

“停战谈判?”华西列夫斯基擦去额头的冷汗,不知所措地看着朱可夫:他可真敢说。

6月5日清晨,已攻进卡拉奇主要防区的红军如潮水一般退去,在三个集团军不计代价的攻打之下,卡拉奇一线变成一片血火地域,意大利人的防区最后被压缩到只剩30,3万多部队被紧紧包围在纵横不到20公里宽的范围内,包围圈里到最后只剩下不到13万活人,其中还有将近5000轻重伤员,两翼两个德国师同样打到损伤过半。

但他们的战果也极为辉煌,巴格拉米扬气势汹汹地纠集25万大军前来进攻,到最后仓皇撤离时剩余部队只有15万出头。虽然从交换比来看似乎不到1:3,但考虑到防御方兵力不及对方四分之一,而这批伤亡的红军很多都是从远东抽调出来、富有经验的老兵,这战果就更加弥足珍贵。

霍夫曼对此极为动容,特意让尚在意大利的凯塞林去面见墨索里尼并表示感谢。